王樹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5)東路及辭修[陳誠]應加速向長汀、寧都分進。
渡過桃江的中央紅軍依舊分成三路,在廣東東北部邊界折向正西,沿着嶺南山脈巨大的山谷向湖南方向行進。這裏山深林密,溪流湍急,人跡罕至。在山谷兩側的密林中,偶爾會突然響起零星的槍聲。集結在廣東邊界各個要地的粵軍,甚至能夠從阻擊陣地上看見紅軍的隊伍蜿蜒而行。那些挑着擔子的紅軍和民夫一路都在他們精良武器的射程之內,但是,他們沒有接到實施攻擊的命令。粵軍官兵趴在草叢中,看着如此大規模的行進不禁目瞪口呆。
十月二十六日,中革軍委發出了《關於我方正與廣東談判讓出西進道路,如粵軍自願撤退我軍應勿追擊的指示》:
林、聶、彭、楊、董、李、羅、蔡、周、黃:[親譯]
現我方正與廣東談判,讓出我軍西進道路,敵方已有某種允諾。故當粵軍自願地撤退時,我軍應勿追擊及俘其官兵;但這僅限於當其自願撤退時,並絕不能因此而削弱警覺性及經常的戰鬥準備。
軍委
二十六日
粵軍第一軍警衛旅少將副旅長兼二團團長黃國樑,是葉劍英在雲南講武堂時的同學,畢業後與葉劍英一起在孫中山領導的粵軍中工作。黃國樑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十四師師長,後因蔣介石懷疑他與廣西的白崇禧暗通而被撤了職,黃國樑自此投奔了陳濟棠。在接到命令率部開赴粵北的時候,他對軍中的好友說:“最好不要和紅軍打碰頭仗。”部隊到達韶關,黃國樑見到了第一師參謀長李卓元。那天和黃國樑一起到達韶關的,還有二團少校政訓員黃若天。黃若天后來回憶,當時李卓元說:“已經同共產黨達成協議,互不侵犯。共產黨借路西行,保證不入廣東境內;我方保證不截擊,在湘粵贛間劃定通道讓他們通過,並由我方贈送步槍子彈一千二百箱,由四師負責運送,到烏逕附近交接。擬定共產黨西行通道是烏逕、百順、長江圩以北,以及城口和二塘。過了二塘,便脫離了廣東境。”李卓元還強調說:“關於協議的事,不能向團長傳達,但要明確要求。共產黨不向我射擊,不準開槍;不向我襲擊,不準出擊。總之,保持不接觸。說不接觸容易,要各級做到,執行起來不容易。”這段當事人的口述,至少證明了即使在中央紅軍開始突圍之後,紅軍依舊與粵軍保持着極其機密的談判狀態。雖然在向南突圍的時候雙方發生過激烈的戰鬥,但當中央紅軍開始向湖南方向行進時,粵軍證實了紅軍沒有進入廣東的意圖後,確實在某種程度上讓開了一條通道。從軍事上講,如果粵軍在紅軍進入嶺南山谷時全力發動攻擊,紅軍將面臨空前慘烈的戰鬥和難以預料的結局。從地圖上看,這條沿着廣東北部邊界延伸出的通道,寬度也許不足二十公里,東起廣東與江西交界處的烏逕,西至廣東與湖南交界處的城口,城口鎮的北面就是湖南的三江口鎮了。通道的路線雖然不長,但因行軍速度緩慢,中央紅軍至少也要走三天以上。
黃國樑率領二團繼續向北,沿着給紅軍留出的通道的南側佈防,以監視紅軍的行動,防止紅軍進入廣東。二十七日,二團到達了指定地域並開始修築工事。晚上,黃國樑接到了一團團長莫福來的電話,說紅軍正在渡錦江,隊伍龐大,有乘騎有輜重,好像還有一個高級指揮機關。莫福來最後說:“一團請求出擊。”黃國樑立即指示:“不準出擊。”莫團長沒有吭聲便放下了電話。於是一夜無事。
二十七日晚,渡過錦江上游的紅軍正是軍委縱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