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二、六軍團目前應在常德地域積極活動,以便調動湘敵。當湘敵所抽調之部隊已北援時,二、六軍團應重向永順西進,以後則向黔境行動,以便鉗制在銅仁之薛敵部隊及在印江、思南之黔敵部隊。
(五)方面軍應重新準備進攻,以便當野戰軍繼續向西北前進時,四方面軍能鉗制四川全部的軍隊。
(六)未參加決定此問題的軍委委員,應於二十日晚以前,將自己的意見及其是否同意,電告軍委。
朱、周
十九號十八時
這一軍事部署顯示出黎平會議的另外一個重要成果: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的重大決策必須經過政治局會議的集體討論,並以會議決議的形式給予明確確定。
在黎平地區休整了六天之後,中央紅軍開始向遵義方向移動。
就在共產黨中央在黎平召開政治局會議的那一天,王家烈給蔣介石發出了一份電報,電報先是描述了黔軍“英勇作戰”的“輝煌戰果”:
贛匪一部約五六千人,刪日[十五日]在黎平被我周旅長芳仁擊退,折向老錦屏,圖繞天柱、青溪北竄,被我五、六團迎頭痛擊,匪傷亡甚衆。
可是,事實是紅軍已經強渡了黎平以北的清水河,王家烈無論如何都不能自欺欺人了,於是,他言辭一轉,懇請南京政府“飛令”大軍入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