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二月十四日,在中央紅軍各軍團和軍委縱隊向貴州前進的途中,中革軍委以朱德的名義向轉戰在湘西的第二、第六軍團發出了電報,電報表明中央紅軍“已西入黔境,在繼續西進中尋求機動,以便轉入北上”,與第二、第六軍團會合。電報要求第二、第六軍團“以發展湘西北蘇區”並配合中央紅軍的行動爲目的,“主力仍應繼續向沅江上流行動,以便相當調動或鉗制黔陽、芷江、洪江的敵人”。
無法理解在明知國民黨軍已在通往湘西的路上部署了大量兵力的情況下,李德和博古爲什麼固執地主張中央紅軍沿着紅六軍團遭遇重創的路線繼續向北。蔣介石早已經預料到中央紅軍試圖北上與賀龍、蕭克會合,國民黨軍的十六個師正從三面緊緊跟隨着中央紅軍,其先頭部隊始終緊貼着中央紅軍的後衛掩護部隊。同時,在中央紅軍北上湘西的必經之路上,國民黨各路大軍已部署了四道碉堡封鎖線,用蔣介石的話講叫做“請君入甕”或者“守株待兔”。這是四條起於湘南與桂北交界處、止於湘西南腹地的防線,防線由南向西或西北方向延伸而去,因爲佈防過於密集,竟使四道防線的南北寬度僅有上百公里。
如果按照李德的建議,中央紅軍從通道直接北上,那麼走不了多遠,就會立即進入國民黨軍已經佈防好的包圍圈中。
紅一軍團工兵營的隊伍裏,走着一個穿着紅軍軍裝的麻子臉,凡是從他身邊走過的紅軍官兵,都會好奇地看他一眼,往往就看得他很是不自在。這個人叫陳時驥,曾是國民黨中央軍薛嶽部第五十九師的師長。紅軍官兵只要一看見他,自湘江以來的沉悶情緒就會一下子緩解不少。過去的時光令人懷念。那是在井岡山第四次反“圍剿”時,紅軍在江西宜黃縣一個叫磨羅嶂的地方與國民黨軍作戰,紅軍官兵機動周旋佈下一個迷魂陣,結果把國民黨軍的兩個師全都圍在了裏面。殺聲震撼山谷,漫山紅旗飛舞——紅軍不但把國民黨軍第五十二師師長李明擊成重傷,而且把國民黨軍第五十九師基本上全殲了。紅軍在俘虜中沒有發現第五十九師那個臉上有麻子的師長,於是便開始搜山。紅軍官兵一邊搜一邊喊:“麻子!出來!我們看見你了!”最後軍團電臺隊終於把裝扮成伙伕的麻子臉師長抓住了。這個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的國民黨軍高級軍官經過教育參加了紅軍。紅軍官兵們聽說在湘江時他架起橋來還挺賣力。
隊伍向敵情並不嚴重的貴州西進,沒有必要的大行李已經統統扔掉,紅軍官兵們走起路來輕鬆了許多。小紅軍們休息的時候開始重新玩他們在中央蘇區時經常玩的遊戲:大家圍成一圈傳子彈袋,一邊傳一邊鼓掌,掌聲停止的時候子彈袋傳到了誰的手裏,誰就在事先準備好的盒子裏抽籤,然後回答抽到的軍事的或是政治的問題。若是沒回答對,就得出個洋相請別人回答;要是回答對了,就會得到獎勵,獎品是幾粒花生米。小紅軍們玩的另一種遊戲是“打蔣介石”:把幾根木棒豎起來,然後拿一根長棍子在十幾米外的地方扔過去,看誰將豎着的木棒打倒得多。重新上路的時候,小紅軍們唱起了歌:“白軍兄弟,我們是紅軍,彼此都是窮苦人。你不打我,我不打你,請你老哥下決心。”
聽着歌聲,走在路上的王稼祥對少共國際師師長蕭華說:“還是年輕好啊,不知道憂愁。”
中央紅軍主力部隊很快越過省界進入了貴州。
一九三四年的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貴州最貧苦的山民被稱爲“幹人”,紅軍總司令朱德對這個稱呼的解釋是:“他們所有的一切完全被榨乾了。”這些扶着原始的木犁在石縫中勞作的人衣不蔽體,目光呆滯,唯一的棲身之處是茅草搭蓋的窩棚。貴州的財主和軍閥以揮霍和奢侈著稱全中國,他們囤積着大量金銀、鴉片、鹽巴和槍支的房屋高大華麗,如同一座座堅固的城堡,高聳的屋檐尖角彎刀一樣翹向陰沉的天空。他們的軍隊由步槍和煙槍裝備起來,對付省內的“幹人”兇惡無比,對外作戰的能力卻十分低下——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除了盛產鴉片,貴州是中國西南部的貧窮省份之一。
貴州省政府主席王家烈時年四十一歲。十九歲時,因爲感到在富裕人家當家庭教師地位低下,王家烈加入了貴州陸軍步兵第六團,成爲一營三連的一名列兵。他參加過蔡鍔領導的反對袁世凱的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從列兵的位置一直升遷爲連長。當他成爲國民黨軍第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後,一九二七年奉命率部進入湖南進攻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軍。但是,他的部隊還沒與起義的農民軍接觸上,就和湘軍先交上了火。王家烈的黔軍孤軍深入,左右無援,屢屢失利,最後屈辱地返回了貴州。一九三〇年王家烈再次奉命率部進入湖南,配合中央軍“圍剿”湘鄂西根據地,結果因爲“出兵積極,會剿有功”,被蔣介石任命爲湘黔邊“剿總”司令。他的部隊不但駐守在湖南的地盤上,還每月從蔣介石那裏領餉三萬,湘軍首領何鍵也不得不每月向他支付軍餉兩萬。這一年的十一月,王家烈出席了國民黨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從此和蔣介石、何應欽、張羣等國民黨大員拉上了關係。依仗着這種關係,在蔣介石的支持下,一九三二年春,王家烈興師動兵直取貴陽,打贏了爭權奪利的省內戰爭。國民黨中央立即任命他爲第二十五軍軍長兼貴州省政府主席,王家烈自此開始了他對貴州的全面統治。一九三四年八月,王家烈協同桂軍與賀龍的紅二軍團和蕭克的紅六軍團作戰。十月,他接到了蔣介石的電報,電報說中央紅軍已經離開瑞金西進,有進入貴州的趨勢,要求黔軍“擇要堵截”。
王家烈和蔣介石的關係十分微妙。在貴州地面上,王家烈看上去是絕對的統治者。但是,由於貴州各路軍閥內部爭鬥劇烈,因此在貴州地面上實際形成了幾股互相牽制的勢力:猶國才部割據盤江地區;侯之擔部割據赤水、仁懷、習水和綏陽等縣;蔣在珍部割據正安、沿河等縣;而王家烈真正能夠實施統治的區域僅僅是貴州南部和東部的十幾個縣,他可以直接指揮的部隊也僅僅只有兩個師又五個旅。那些割據在貴州各方的軍閥口頭上都擁護王家烈主席,但是王家烈主席根本無法調動他們的一兵一卒。蔣介石在支持王家烈統治貴州之後,又暗中支持各路軍閥割據一方,以利用軍閥的勢力牽制、削弱王家烈,使他無法擴展自己的軍事實力。蔣介石在等待着由中央軍吞併貴州的最終機會。爲了既防共產黨又防蔣介石,同時在貴州的各路軍閥中取得軍事優勢,王家烈一直做着倒賣鴉片的生意,即把貴州出產的鴉片大量運到兩廣地區,以換回黔軍需要的武器。隨着與兩廣軍閥的往來深入,王家烈和與他有着同樣心情的廣東的陳濟棠和廣西的李宗仁訂立了“三省互助聯盟”,企圖聯合起來暗中與蔣介石抗衡。但是,粵桂黔的聯盟關係很快就被蔣介石知道了,王家烈自此成爲蔣介石的眼中釘心頭恨。雖然表面上蔣介石依舊對王家烈褒獎有加,但是王家烈明白這只是時機未到,一旦時機成熟,蔣介石定會毫不猶豫地把他置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