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政治局認爲新的根據地區應該是川黔邊區地區,在最初應以遵義爲中心之地區,在不利的條件下應該轉移至遵義西北地區,但政治局認爲深入黔西、黔西南及雲南地區對我們是不利的。我們必須用全力爭取實現自己的戰略決定,阻止敵驅迫我至前述地區之西南或更西。
三、在向遵義方向前進時,野戰軍之動作應堅決消滅阻攔我之黔敵部隊。對蔣湘桂諸敵應力爭避免大的戰鬥,但在前進路線上與上述諸敵部隊遭遇時則應打擊之,以保證我向指定地區前進。
四、政治局認爲,爲着保證這個戰略決定之執行,必須反對對於自己力量估計不足之悲觀失望的失敗情緒及增長着的遊擊主義的危險,這在目前成爲主要危險傾向。
五、責成軍委依據本決定按各階段制定軍事行動計劃,而書記處應會同總政治部進行加強的政治工作,以保證本決定及軍事作戰部署之實現。
一九三四、十二、十八
當週恩來把這個“決定”的俄文翻譯本送給李德之後,李德“勃然大怒”,繼而向周恩來大吼起來。在李德的吼聲中,周恩來用英語不斷地解釋,當雙方的情緒都到達激烈的頂點時,一向穩重的周恩來突然一掌拍向桌面,桌子上的馬燈被震落於地,李德的屋子裏頓時一片漆黑——黎平會議作出的另一個決定也讓李德感到了無奈與難堪:劉伯承重新當上了中國工農紅軍的總參謀長。
在中國紅軍中,李德最早認識的軍事幹部就是劉伯承,那是一九二九年在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裏。當時,劉伯承具有傳奇色彩的革命經歷使比他小八歲的李德只有崇敬地仰望。劉伯承參加過推翻中國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和反對袁世凱獨裁統治的護國戰爭。在一九一六年三月的一次戰鬥中,北洋軍閥的一顆子彈自他的太陽穴射入,從右眼穿出,這次嚴重致殘的負傷讓這位年僅二十四歲的護國軍將領聲名遠揚。之後,劉伯承和朱德一起發動了武裝暴動,任國民革命軍四川各路總指揮,後改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軍長。一九二七年,他與周恩來、朱德、賀龍等人一起領導了南昌起義。從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回國後,劉伯承一九三二年一月進入中央蘇區,任紅軍中央軍政學校校長兼政委,同年十月出任紅軍總參謀長,在領導中央紅軍與國民黨軍的作戰中顯示出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
通道討論之後,劉伯承回到軍委縱隊的時候,與李德迎面碰上了。在這一瞬間,萬分不自在的是李德,當劉伯承用俄語和他打招呼的時候,他一句話沒說,只是表情漠然地點了點頭。
李德和他的中國妻子蕭月華的結合是一件讓紅軍官兵們憤憤不平的事情。原來在少共機關做內勤工作的女紅軍蕭月華,是在組織的要求下與進入中央蘇區的李德生活在一起的。她對組織說:“既然爲革命都可以不要命,我服從黨的決定。”她還對組織說:“我從小當童養媳,什麼氣、什麼罪、什麼苦都經受得住。”但是,自從與李德生活在一起,這對語言不通的異國男女就經常發生爭吵。而無論爲什麼爭吵爭吵成什麼樣,紅軍官兵們都認爲是那個德國人在欺負紅軍戰士。
在黎平,被警衛員領去與丈夫團聚的蕭月華突然哭着從屋子裏跑了出來,她找到周恩來請求首長“救救她”。李德一直追到周恩來的屋裏要把他的妻子拉走,這一情景被毛澤東看見了,毛澤東大聲制止了李德。在聽了蕭月華的哭訴後,毛澤東說:“今天我要行使一下蘇維埃共和國主席的權力,月華同志,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