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此急切的行軍,是爲了安全地渡過渭河。
萬幸的是,出現在眼前的渭河,河岸沒有敵人的阻擊,正值枯水期的河水深僅過膝。
過了渭河,前面響起了槍聲。官兵們看見彭德懷站在一座小山包上,示意讓隊伍休息一會兒再走。毛澤東趕了上來,官兵們問是不是前面有封鎖線,毛澤東說:“休息片刻,讓他們打一下,把敵人嚇跑就是了。”
前面的戰鬥果然很短暫。部隊繼續前進的時候,官兵們突然發現路邊光禿禿的,沒有一棵樹,連草也沒有,無法做防空僞裝。嚮導說,前面的路全是這個樣子。紅軍各部隊的對空警戒員一下子緊張起來,把軍號攥在手裏,一刻不停地向天空瞭望,只要看見有飛機飛來,或者聽見有飛機的聲音,就趕快吹號,部隊立即分散隱蔽。由於四周開闊便於觀察,國民黨軍的飛機來了兩次都沒有發現紅軍的行軍隊伍。新的宿營地是榜羅鎮。
在榜羅鎮,部隊休息了一天。毛澤東又獲得了一些近期的報紙,也許是離陝西更近了的緣故,報紙上對陝北的情況有了更詳盡的描述。於是,中共中央在榜羅鎮召開了政治局常委會議,再次確定了陝甘支隊前進的目標是陝北蘇區。毛澤東後來說:榜羅鎮會議改變了俄界會議的決定,因爲那時中央得到了新的消息,知道了陝北有大的蘇區與紅軍,所以才改變決定,要在陝北保衛與擴大蘇區。在俄界會議上,只想會合後到接近蘇聯的地區去,保衛和擴大陝北蘇區的想法還沒有。現在我們在榜羅鎮會議上改變了,要以陝北蘇區來領導全國革命。
會議決定召開陝甘支隊連以上幹部會議。
因爲國民黨軍飛機頻繁出動,因此會議的時間定在清晨五點。
會場是個露天的打麥場,四周有一圈低矮的土圍牆,在一面圍牆下放了一張桌子就是主席臺,紅軍幹部們全部坐在打成捆的麥草上。中央機關所在的三縱隊和由第一軍團組成的一縱隊按時進了會場,由於行軍和戰鬥的原因很長時間沒見面的戰友互相問候着。天空下起了小雨,有一點冷,會場出現了騷動,紅軍幹部們紛紛披上了攜帶的雨布。直到六點鐘的時候,由第三軍團組成的二縱隊纔到達會場。他們是後衛部隊,宿營地距離這裏四十里,半夜兩點就起牀出發了,下雨路滑,走得很慢。二縱隊進場的時候受到大家的議論,不僅因爲他們遲到了,還因爲他們的裝束有點寒酸。二縱隊的幹部們解釋說,第三軍團總是擔任後衛,你們走在前邊把好東西都用光了。第三軍團的很多紅軍還穿着過草地時的衣服——一種用藏民的“氆氌”做的軍裝或大衣。“氆氌”是羊毛粗編的,有白色的、黃色的和灰色的,紐扣是用布包着的銅元做的。還有的人穿着羊皮縫的上衣,腳下是牛皮做的“草鞋”。“這東西擋雨呢!”二縱隊的幹部們回擊着嘲笑。
毛澤東在會上講了五個問題:日本侵略中國的問題,陝北根據地和紅軍的狀況,陝北可以成爲新的根據地的理由和條件,儘量避免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以求迅速到達陝北,還有整頓部隊紀律的問題。毛澤東最後強調說:我們馬上就要面臨新的任務了,部隊要有新的精神。從前“我們在藏人區域,因爲沒有油喫,每個同志都是成天覺得飢餓,成天在喫東西,坐了喫,睡了也喫,走路喫,甚至連上茅廁還在喫。臉上不是因爲喫炒麪弄得滿嘴白鬍子,就是因爲喫炒青稞弄得滿臉烏黑。現在環境不同了,要把紀律大大地整頓。要教育,要不怕麻煩,講了一遍又一遍,幹部自己先做出模範來”。
會議結束時已是中午,中央機關和紅一軍團的幹部都爭着請紅三軍團的人喫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