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魯山縣沒有縣丞,縣衙除了一個知縣大老爺外,只有一個主薄和典史。是的,與典吏只有一橫之差的典史,少了這一橫,人家就是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了。
掌管縣境緝捕、監獄之職,屬於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職外官,在縣裏的縣丞、主薄等職位不全時,其職責由典史兼任。因此典史職務均由吏部銓選、皇帝籤批任命,屬於“朝廷命官”。在‘我大清’,典史年俸銀31兩5錢2分,養廉銀80兩。
魯山縣的典史不是魯山人,他是汝州人,汝州州治之人。據說是走通了州同李大人的路子,州同就是州中的同知,就像州判是州中的通判,等同府裏的同知、通判,擔任級別要第一等的。汝州只有四個縣,有州同而無州判。
李典史是真正會做官的人,來魯山縣兩年,雖然也大快朵頤,但伸手只拿屬於自己的那一份,不該是自己的決不亂伸手。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做官的人,和氣生財。誰也不會排斥這種人,有後臺——他自己也姓李,不知道跟李州同有多深的瓜葛,那李州同可是汝州邊上的許州人。
許州也是直隸州,就是後世的許昌。
陳家對李典史有過‘認真’瞭解,這位典史跟李州同並沒明面上的親戚關係。可是李州同推他來魯山當典史,而不是別人,那其中必有因由。只是陳家的層次還勾不到那個層面,無從打聽細節。
反正李典史是規矩人,來魯山之後對陳家並無構成威脅,陳惠平日裏對這位也是很恭敬的。該走的禮數一點也不缺。
今日,陳惠請客。陳家沒什麼喜事,只是說高興,夏收工作結束了,大家輕鬆輕鬆。當然這個‘大家’覆蓋範圍實際上還是很小的,除了戶房幾個正牌的衙役,就是其他五房的典吏、三班的班頭等。陳惠在家中開了三桌,兩桌衙役,一桌典吏、班頭以及李典史和知縣大老爺的錢糧師爺盧先生。李典史做上首,盧先生和陳惠坐左右。
陳惠身爲戶房典吏,也只能攀扯到這個份上了。魯山縣的終極大BOSS,嶽文海,嶽知縣,陳惠是請不來的,他面子還不夠。而且對於嶽文海來,身爲進士出身的堂堂官員與縣衙小吏交好,那是絕對的恥辱!即使這個人是他在工作中用得着的肱骨。
滿清時候的官場,官員的左右只能是官員。官吏之間,天差地別,可不是21世紀縣長和局長的差距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