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待的時間總是那麼的難熬。許世連與王俊的你往我來,你推我擋,看的遠在魯山的李釗焦慮的恨不得插進場去大喊一聲:都別掙了,銀子我出!
但李釗真心不能這麼做啊。
所以李釗還要繼續等待。這一等,就等到了九月的下旬,完成了集結的汝州營終於拿到了一個讓他們滿意的價錢,帶着徵兆的數百丁壯,拖着兩門威遠將軍炮,才慢悠悠的走上了前來魯山的路上。
不是許世連他們不想拖來更好的大炮,實乃汝州營沒那個資格去裝備大將軍炮。
整個南陽鎮都不見一門2000斤大將軍炮,這東西只在滿城和邊軍,以及像京師、省城等重點城市纔會有出現。南陽鎮身處中原腹地,要大將軍炮這種犀利的火器幹嘛?用得着麼?
滿清政府不管是從實用,還是從抑制綠營武力,控制軍事力量均衡方面考慮,都不會在河南這地方配置大將軍炮這樣的厲害玩意。即便與歐洲的火炮相比,大將軍炮已經落後好大一截了。
威遠將軍炮是絕對的小炮,才330斤重量,炮身是銅的,長約六尺六寸(約2.2米),炮管口徑約三寸三分(大約110毫米),是絕對的輕型火炮。配雙輪炮車,理想射程是400-500米,實際上能打個二三百米就謝天謝地了。
而且這還是在乾隆統治的中前期,滿清的吏治還沒經過和珅和大人的禍禍,要是到了後期,或是進入到嘉慶、道光年間,這樣的小炮能打個百十米都不錯了。製作工藝和質地上的偷工減料以及火藥上的偷工減料,幾方面相加一塊,對於火器的影響力是無法想象的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