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首次搜索成功之後,我沉浸在前所未有的狂喜之中,眼中的世界邊的嶄新而美麗了,似乎開始了一個新的人生。許大校和林雲卻在興奮中多了一點茫然,因爲對於他們的目標而言,只走完了萬里長征第一步。林雲說過:“你的終點就是我們的起點。”這話不太準確,但也說出了一定的實情。不過我的終點現在也還很遙遠。
飛行員們談起球狀閃電時,都管它叫“雷球”,這也許是受那部同名的007電影的啓發。以前國內雷電研究領域有人把它叫“球雷”,但“雷球”這個稱呼還是第一次,比起以前的名字它簡潔而傳神,更重要的是,現在我們知道,這種東西被稱爲閃電是不準確的,所以這個名字很快被大家所接受。
在取得了第一次突破後,我們前進的步伐就停滯了。我們只是不停地在空中用閃電激發雷球,最多時一天可以激發十多個,但對它的研究手段卻少得很,只能使用各種遠距離探測儀器,如各種波長的雷達、紅外線探測器、聲納、頻譜儀等。進行接觸式探測根本不可能,連對雷球接觸過的空氣進行取樣都不可能,因爲空中風速很高,那些受影響的空氣瞬間就被吹散了。結果半個月下來,我們對雷球的瞭解並沒有進展多少。
但林雲的失望表現在另外的方面,在基地的一次例會上,她對我說:“球狀閃電好象沒有你說的那麼危險,我至盡沒看它有什麼殺傷力嘛。”
“就是,”一名直升機駕駛員說,“這些軟綿綿的火球能作爲武器?”
“你非要看到有人被燒成灰才滿足?”我沒好氣地問。
“不要這麼說嘛,我們的目標畢竟是製造武器。”
“對於球狀閃電,你可以懷疑它的一切,惟獨不必懷疑他的殺傷力!如果你們稍不注意,它很快就會滿足你們的願望!”我說。
許文誠大校支持我的意見:“現在,在工作中有一種危險的傾向:對安全越來越忽視,觀測直升機與目標的距離多次小於規定的50米。有時甚至接近到20米!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我要提醒機組人員,特別是飛行員,以後再接到靠近雷球小於規定距離的指令,應該拒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