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夕當天,各家的小朋友會拎着小動物年糕挨家挨戶串門,誰要是看上了對方的年糕,就相互交換,最後回到家,籃子裏基本上再見不到自家做的年糕了,這叫什麼?
百家糕!
除了年糕,嬸子們還告訴喬露,黎安市過春節有一個小孩子更喜歡的環節,那就是做燈籠。
每個爸爸都會提前給自家小孩做燈籠和麪具,燈籠好做,面具不好做,因爲要按照生肖做,自家孩子什麼生肖,就給他做什麼生肖的面具。
面具不是掛在臉上的那種,是像燈籠一樣掏空了罩在腦袋上的面罩,眼睛鼻子嘴巴的地方掏個洞,小孩子戴起來虎頭虎腦可有意思了。
這習俗有點像西方的萬聖節,打扮成各種妖魔鬼怪上各家串門要糖果。當然了,這裏畢竟是東方,八十年代更沒有要糖的習俗,就是各家串門,找到同齡的小朋友們聚在一起上街遊玩。
除夕前一週,徐海州在鄰居們的教程下開始學做面罩,第一次沒做好,歪歪扭扭看不出形,第二次做就遊刃有餘了,精緻的小猴子面具一比一貼合喬安的腦袋,無論是顏色還是尺寸,各方面細節都到位。
戴上後,活脫脫一隻可可愛愛的萌崽,蹦蹦跳跳的時候跟真的小猴子似的,誰見了不眼紅。
再看自家手裏父親做的馬馬虎虎的面罩,對比起來這也太敷衍了吧!
……倒也不是說他們的爸爸不願意好好做,實在是這玩意兒如果想要做細緻了,不弄個四五天你都弄不好,於是各家爸爸們都默契地做“敷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