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蕭瑀步入憤青時代 薛舉打造死亡之師 (第3/4頁)
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蕭瑀同學勤勤懇懇的工作下,唐朝新律法終於取代了大業律而實行,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爲《大唐高祖初年事務暫行管理辦法》。這是未來唐律的骨架,也是中國律法史上不可抹殺的光彩一筆。
李淵經常和蕭瑀同牀共枕,爲的是拉近君臣之間的關係。
李淵的臥室就是和大臣們談心的好地方,許多大臣都和李淵在此地促膝長談過。但凡事總有例外,劉文靜也不例外。劉文靜幾乎是李淵班子裏面最有政治頭腦的大臣,但也是和李淵關係最不親近的大臣。
劉文靜出身就好,所以他覺得皇上和大臣睡一張牀,明顯就是貴賤顛倒,雲泥混雜。他上書李淵說:
“皇上和俗人睡一張牀是不行的,偉大的革命先驅王導同志曾經說過,‘若太陽俯同萬物,使羣生何以仰照?’皇上和下人打成一片,你讓老百姓怎麼辦?皇上在底下和大臣一起廝混,天就不再尊貴,百姓仰望天空的時候,天空在哪兒?“
這都是問題。
這都不是問題。
李淵說:“我這算什麼?當年,漢朝光武帝和嚴子陵躺在一張牀上,嚴子陵敢把腳丫子擱在光武帝肚皮上。我和大家夥兒都是故友,當年一起奮戰的日子我怎能輕易忘記?”劉文靜沒有意識到,正是他的這種拘泥,才使得他和李淵的關係一直不冷不熱,直到他生命的終結。李淵是個好皇帝,真的。
在衆人的矚目之下,李淵開始了他的冊封。
首先是太子,席位早就留好了,是李建成;然後是秦王,李世民;接下來是齊王,李元吉。在這種情況下,兄弟幾個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起來了。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的,兄弟幾個表面上的客氣還是必須有的,因爲就在他們剛剛被冊封完之後,一場真正意義的大戰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