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竇豪俠仗義起河北 宇文兄淫逸稱魏縣 (第1/5頁)
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竇建德】
竇建德,573年出生,貝州漳南(今山東武城)人,從祖上八輩(也可能是九輩)算起,到他這,都是農民。雖然是農民,可竇建德小時候,家境甚好,但頂多也就是個全村前三名。竇建德從小就在這種狀態下生活,爲人又豪爽,深得鄉親們的喜愛。可他再豪爽,也得跟土坷垃打交道。
在那個沒有金坷垃的時代裏,一個農民,要想成功,就必須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
憑藉自己一身高超的武藝,仗義豪俠竇建德終於把他家沒人當過官的魔咒給破了——他當上了里長。里長,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村長。哪一天你在去割麥子的路上碰見竇建德,一定要記住,不要喊建德,要喊竇里長。
鄉里人對竇里長的尊重是自然而然的,因爲除了豪俠之外,竇建德還是一個大善人。
竇建德少年時,鄉里有戶人需要發喪,可這家人非常窮,窮得連安葬費都出不起。這樣的家庭,只能隨便找個地兒,用草蓆子把死人裹起來埋掉,然後堆出個饅頭堆,易於辨認。沒有錢,死都死不起。
可巧,送葬的路過了竇建德家的地。竇建德此時正在耕地,用的自家的老黃牛。他見這家人哭得悽慘,便去打聽。聽完他們敘述,竟然將尚在耕地的牛送給了人家,還說:“這是頭好牛,你們把它賣了,買口棺材將老人家好好安葬,再置辦點產業,日後好過活!”
隋朝是國富民窮的朝代,家裏有牛,就好比現在我們在北京有房,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總之,竇建德的義舉讓那家人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回到鄉里,竟然逢人便說。不料,此事竟然被大家口口相傳,竇建德的名聲愈發大了。那個時候,漳南鎮上竇豪俠是鄉親們津津樂道的口舌。
不過,竇大俠再出名,也僅僅限於一個鎮子。所以,倒黴事兒就發生在了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身上。從外鄉來了十幾個小偷,說他們是小偷實在抬舉了,應該說他們是入室搶劫犯,能偷就偷,不能偷就搶,這還不是搶劫犯麼?這夥人偷着偷着,就偷到了竇建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