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李五戒勸羅藝謀反 王君廓殺驛吏奔逃 (第7/9頁)
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書省把尚書省的軍國大事、重要官員任免的詔書起草權搶了過來,他們負責出方案,下一步要搞什麼活動他們說了算;
門下省把尚書省的駁回、審議權搶了過來,他們負責打中書省的臉,覺得決策不對就給他退回去,覺得可以就簽字畫押;
尚書省是老大,也是執行機關,下轄吏部、民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個部門,而且和中書、門下二省不同的是,尚書省設置在宮外,統領六部。這六個部門,每個部門底下又有四司,共計二十四司。
中書省的老大叫中書令,老二叫中書侍郎,老三叫中書舍人;門下省的老大叫侍中,老二叫黃門侍郎,老三叫給事中;尚書省的老大叫尚書令,老二叫僕射,老三是六部的尚書。那麼,事到如今,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尚書令應該是最牛氣的。可即便是搜遍唐朝整個歷史,你都很難看到尚書令的影子。
這是爲什麼呢?
諸位可以往上數第三段,有個民部,後來改叫戶部,那是在避李世民的諱。同理,李世民先前當過尚書令,所以,這個位置特別敏感,“尚書令”也就成了敏感詞兒,無人敢任職,最後只能被和諧掉,留下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兩個副總管的位置。要我說,蕭瑀擔任僕射其實蠻稱職,長孫無忌就更不用多說了。
以上內容,是三省六部的基礎知識。
尚書僕射蕭瑀,很快會露出他的本色。
某日,李世民把蕭瑀叫來,討論周朝和秦朝的得失。
蕭瑀的意見是:“商紂王無道,周武王伐之;周和六國無罪,秦始皇滅之。都是得天下,但人心不同,這大概就是朝代長短不同的原因吧!”李世民擺擺手,道:“愛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得天下,治理用的是仁義;秦得天下,喜歡用欺瞞和暴力。周八百年,而秦卻只有十幾年,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不管是怎樣取得天下都無所謂,但是,守天下,一定要有一顆順民之心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