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誰玩了誰(下) (第5/8頁)
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珪的母親見到了兒子的兩位朋友,她感覺很好。這兩個人,一個年齡大約二十六歲,是個山東人,說話得體,很有謀略,看起來很可親,名叫房玄齡;一個年齡剛剛二十歲,是京城長安人士,總是以一種肯定的語氣判斷他們討論的內容,機智聰慧,給人一種敢於當機立斷的感覺,名叫杜如晦。
王母張羅酒食,竟日盡歡。
等二位喫飽喝足,談話完畢,走了之後,王珪的母親指着老天爺說:
“你這兩個朋友,可真比你有出息!”
王珪是個比較個性的人,雖說是隱士,可這個時候他家裏太窮。別人思考着下一頓喫什麼,他家就得考慮下一頓有沒有喫的。不過,令人皺眉的是,凡是有人送他東西,他一概接受,毫不推辭,臉皮實在是厚。衆人興許不會知道,等人家走了,王珪同志會偷偷拿出一份筆記,端端正正地記下哪位朋友接濟過他什麼東西,一粒米也不落下。
譬如:
玄齡借我十張餅,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年月日,小珪記。
果然,入朝爲官之後,王珪絲毫沒有忘記當年幫助過他的人。他翻出記事本,連本帶利一一歸還,送人家東西的時候就說,十三年前六月初八下午你送我一張大餅,我現在受皇帝賞賜,有一金餅,你收下,你不收我就扔掉(王珪顯達,反饋朋友)。王珪的做法着實令人震驚,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他精通儒學,熟悉禮儀,對典章知之甚詳,所以,房、杜與他能夠一起進入朝廷,不能不說是感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