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李世民駕崩頒遺詔 唐三藏求法謀潛逃 (第4/6頁)
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請求殺身殉葬,李治遣人,諭以有李世民生前立的聖旨,不許。那些被李世民所擒服的蠻夷君長(頡利等)十四人,都被人刻成了石像,刻名,列於北司馬門內。
再見,貞觀!
《易經·繫辭下》描述,貞,正、常;觀,顯、示。所謂貞觀,就是以正道示人,尊天敬地,順應人心。貞觀的意義,不必多說,那是一個民族永恆的記憶。作爲一個時代,貞觀伴隨着李世民的去世而結束了;但是,作爲一種人生的態度,它理應讓人刻骨銘心,永世不忘。李世民一直說,我們想要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心。他也說過,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
不爲別的,爲了人心。
這,就是李世民。
【有一個潛逃者】
貞觀似乎不想走得太遠,它跳出來,讓人們好好想想,在這期間,還有什麼事情值得留念。
值得留念的事情其實真是太多太多。
就挑一件事情寫,要寫對未來影響最大的。每一個影響未來的故事,都應該在歷史中體現。
好吧,故事就從一個潛逃者說起。李世民駕崩前三天,是平靜而又不平凡的一天。在這一天,有一句話註定會被髮揚光大: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