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狄仁傑揮淚復李唐 西突厥大軍逼併州 (第7/8頁)
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聽到這裏,涼州百姓笑了。郭都督在涼州五年,不管是中原人還是西域人,都對他十分敬慕,這可不是吹出來的。法令上,令行禁止;牧業上,牛羊遍野。百姓安康,生活富足,路不拾遺。
默啜真哭了,本想耍流氓,卻被流氓耍的感覺是多麼的難受,你們知道不知道?默啜不敢拿郭元振怎麼樣,他帶着軍隊,一路往東,跑到陝西北面一千多里的地方停了下來。他望了望南方,指着長安的方向道:“從這裏殺過去,一路毫無阻擋!”突厥大呼萬歲,於是,萬千大軍卷着塵土往南殺來。
本人以前在默啜同志揮手揚鞭的地方待過,這裏位於內蒙古中部的陰山南面,四處戈壁沙漠,人跡罕至。時不時有一股羊角倒立般的龍捲風刮過,揚起無依無靠的沙塵。地面上有極度耐鹼的茅草,但水源奇缺,僅有的幾條窄河,岸邊都堆滿了厚厚的一層雪。
這不是雪,而是離析出來的鹼。
這樣一個鬼見愁的地方,讓人倍感荒涼。可仔細一看,便知道,這裏正是北方遊牧民族入寇中原的最佳地段!
所以,我們可以確知,明朝人把十分重要的一段長城放在毛烏素沙地南面,的確是個明智的選擇。也因此知道,定邊、靖邊兩地,名字與歷史息息相關。默啜揮師南下,入寇中原,燒殺搶掠,定會選擇在這裏。
唐朝時候,定邊是鹽州的治所,而靖邊,正是夏州的治所。
兩地不保,西京危矣!
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正月,沉寂了一個多月的默啜再也不願等待了,他重整旗鼓,入寇鹽州、夏州。
鹽州和夏州的官兵和百姓顯然沒有料到突厥的突襲會如此迅速,他們揮舞着大刀,嘴裏發出聽不懂的聲音,劫掠之後,奔馳而去。默啜不想在這裏多停留,他需要迅速往南推進。但事實告訴我們,突厥打仗還是很講究傳統的,他們的傳統是:沒頭沒腦,打一槍換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