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赦不可謂不喜慶,百官千餘人和民間幾萬人迅速出動,有一名曰迦葉志忠的太史(據說是個學者)甚至跑到李顯面前朗誦起了詩歌,“想當年,神堯皇帝未受命,天下歌《桃李子》;文武皇帝未受命,天下歌《秦王破陣樂》;天皇大帝未受命,天下歌《堂堂》;則天皇后未受命,天下歌《嫵媚娘》;應天皇帝未受命,天下歌《英王石州》;順天皇后未受命,天下歌《桑條韋》。”
迦葉志忠還說:“以上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凡是之前有歌頌揚的人,未來都能成爲一國之主。順天皇后也應該如此,她成爲了國母,主持蠶桑之事,百姓們因爲她而歡欣鼓舞。臣請上《桑韋歌》十二篇,作成樂府,皇后祀先蠶的時候就演奏!”
當然,以後韋后也沒多少機會祭祀先蠶,因爲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全唐詩》裏頭有《桑條歌》,這首詩巨短無比,所以全文錄於下:“桑條韋也,女時韋也樂。”(全詩完)
鄭愔立刻接過迦葉志忠的話題,開始旁徵博引,將這兩句描寫種桑麻編葦蓆的詩歌描述成聖女降臨的神曲。也不知道是怎麼解釋的,總之,見李顯聽得出神,鄭愔便開始請作樂府歌。李顯答應了,鄭愔在衆人眼中的形象頓時偉岸了許多,俊朗了許多。右補闕趙延禧瞅準機會,上言,“子曰:‘其或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也就是說,陛下繼承周朝,子孫就可以百代爲皇了!”然而,據本人瞭解,子其實說的是:“周朝以後的事情啊,即便是百代以後,也能推測個差不多,那是因爲人情都是一樣的。”
年輕時顛沛流離且不喜歡讀書的李顯,被沒良心的學者結結實實忽悠了一把。對於這樣精闢的解釋,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賞賜纔好,於是直接將趙延禧(你可以忘了這個人)提拔成了諫議大夫(給皇帝上諫用的)。爲韋后歌所作的樂府一成,李顯當即下令,設文館大學士四名,直學士八名,學士十二名。李顯愛老婆的風範,成爲了朝廷中人人皆知的事情。
李顯熱愛遊玩,在皇宮禁苑來回穿梭。李家、韋家的人集會一處,後頭有一大幫學士跟隨,邊遊覽風景邊作詩應和。李顯還讓婉兒負責詩歌的評點,其樂融融。李顯曾經接到過很多狀告自己老婆或者老婆家人的信,都讓他處理掉了。當此時,有安樂、長寧兩位公主,及皇后的妹妹成國夫人、上官婉兒、上官婉兒的母親沛國夫人鄭氏、尚宮柴氏、賀婁氏、女巫第五英兒(複姓第五)、隴西夫人趙氏,真夠多的,他們在李顯的照顧下,仗勢欺人,賣官鬻爵,貪贓枉法。
李顯的糊塗,表現在對詔書的不重視,有公主、夫人來找他簽字,一律不看內容。所以,當時賣官之風橫行,三十萬貫可以買箇中央官職,能上位的,也都是一些沒能力的富家子弟。
舉薦信直接送到李顯手裏,李顯連看都不看,直接寫個大大的“敕”字。如此,這樣式獨到的斜封(黏膠封起來的地方是斜的,這樣一眼就可以看出是韋后一夥送的推薦信了)就被送到了中書省,史稱“斜封官”!
小半年裏,員外、同正、試、攝、檢校、判、知官,一下就多出來幾千人,都是一幫廢物。官員後頭還有家人親戚,粗略一算,這龐大的系統後頭,還張着數萬張只知道要喫要喝的大嘴。有人就得喫飯,無數人就得有無數飯,於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行動開始了。夫人們纔不會擔心這些東西,在搜刮的道路上,她們越走越開心。爲了讓事情更加方便快捷,她們還往西京、東都派去了吏部侍郎當值。一年之內,又有數萬人被舉薦成了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