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宮廷鬥爭,本來就這樣殘酷,一幫團體想要奪權,一幫團體備受打擊。誰對誰錯?
判斷標準只有一個,百姓擁護的就是對的,殘害百姓的就是錯的。歷史就在這來來回回中重複演繹着,不知疲憊。那些身陷旋渦中的人,不會太在意是對是錯,不在意,所以很難全身而退。看得懂的,那是人才;看不懂的,也不是蠢材。韋氏、武氏親黨,幾乎一個不剩,李唐宗親也所剩無幾,這就是折騰了一圈產生的效果。
在如此殘酷無情的紛爭中,只有兩個本應該身陷旋渦中的人得以全身而退。
一個是李旦,另一個,就是武攸緒。
這樣的結果,想必身在嵩山茅草屋的武攸緒早就料到了,曾經在所有人看來,武攸緒就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在武家人眼裏,他就是一個不識好歹的人,一個徹頭徹尾的傻子!
是啊,真的很傻,你們再也看不到武攸緒傻傻的樣子了,你們可以去西天看景色了。李旦起了個大早,天氣不錯,挺風和日麗的,李旦忽然想起,嵩山上還隱居着這樣一個人。則天之世,這人整整十年沒有走出山林一步。後來中宗李顯鬧着想要見他一面,還專門讓女兒早點結婚,藉口請他下山。
李旦知道,這個喜歡讀《易經》和老莊的武攸緒,清心寡慾,並不是裝出來的。他下詔,“攸緒厭倦俗世爭鬥,退居山林,堅守自己的快樂。和他談話,你的確能感覺出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他的一生,實在值得我們讚賞。”爲了不打擾武攸緒,李旦還專門寫信給周圍州縣,可以去給平安王請安,但是不可以打擾他的清修。
武攸緒的粉絲還是很多的,李隆基也是其中之一。
未來發生的情況,有些出乎李旦和李隆基兩位先生的預料,簡單說吧,在學習武攸緒的過程中,兩人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