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和姚崇“救時宰相”相比,盧懷慎先生因爲什麼都不會,所以被人稱爲“伴食宰相”。
何謂“伴食”?
所謂伴食,就是和別人一起喫公家飯,但不做事的意思。這個外號,未免太過刻薄,在不久的將來,人們會明白,盧懷慎的作用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盧懷慎凡事謙讓姚崇,就在一場大災難降臨山東的時候,這位伴食宰相,和救時宰相的第一次矛盾出現了。
開元三年(公元715年)端午節過後,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高空中,忽然捲來黑壓壓一片烏雲。
鋪天蓋地的烏雲飄近了,壓在低空,人們纔看清,竟然是重重疊疊、飛舞交織、噁心無比的蟲子。這場面,也就能跟九十年前的比了。一般人實在是沒見過這麼要命的蝗災,有人開始給老天爺磕頭,但老天爺似乎不領情,率領數億蝗軍將百里莊稼喫得一乾二淨,連根毛都沒給老百姓留下。
大家開始哭,這年收成沒了,還不得捱餓啊?
但沒有一個人想到該如何與蝗蟲作鬥爭,只是懺悔,把自己曾經幹過的壞事統統想一遍,因爲所有人都覺得天災就是天譴。蝗蟲自然屬於天譴裏頭的一種,要麼是誰動了竈神、土地的根基,那多嘴的七品天官的回覆,讓老天爺對山東百姓非常不爽,所以才請蝗蟲出來飽餐一頓。蝗蟲可算是有口福了,因爲它們喫的是粟。詩人曰過,“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裏頭的粟,就是目前適合種植的作物。
在春天的二月種下,秋天的八月收穫,老百姓就指望它能有個好收成,卻被蝗蟲掃蕩沒了。百姓在田間地頭設了臺子,焚香膜拜,祈求上蒼髮發善心。然而,上蒼是沒良心的,蝗蟲不見任何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姚崇上奏,認爲山東州縣蝗蟲成災,應讓當地州縣負責逮捕,集中燒燬。
衆人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