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與張嘉貞一起被貶的,還有一位名叫王同慶的汾陰縣令。
因李隆基最近北巡,發現這傢伙貪污受賄,煩擾百姓,李隆基大怒,把他貶到了嶺南某縣去當保安隊長。北巡期間,李隆基還搞了一場大變革:河南刺史改爲尹,罷天兵、大武等軍,以大同軍爲太原以北節度使,領太原、遼、石、嵐、汾、代、忻、朔、蔚、雲十州。
同樣噁心張嘉貞的王晙,在李隆基車駕回到京師後,就被任命爲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風水輪流轉,但王晙還是不能待在京師,因爲剛開完慶功宴會,他就被任命爲朔方軍節度使。這就意味着,王先生要親自去巡視河西、隴右、河東、河北諸軍。
李隆基沒有意識到,多個州被一個節度使所掌握,如此便形成了軍區。長官不換,危險就會隨之而來。
在東都洛陽,張說老師接到了新任務,由他負責統領一幫文人,修書、講課。張說的又一個兼職,名曰“修書使”,意思就是修書的大使,俗稱總編。爲了能讓文人、學者安心搞事業,李隆基還專門給他們弄了個“麗正書院”。
書院不豪華,也沒什麼景觀,唯一可看的就是書院裏頭擺得滿滿的破書!
李隆基覺得這樣不好,於是便把麗正書院弄得金碧輝煌,給他們一個最好的環境。還規定,如果學者、文人們有什麼吩咐,有司要儘量照辦。在許多人看來,搞這些不當喫不當喝的東西,簡直就是有錢燒的。
中書舍人陸堅首先站出來表示反對,他認爲這幫文人對國家無益,還徒勞枉費國家的資產,建議撤銷麗正書院。先來介紹一下,陸堅,男,原名陸友悌,品性剛正,故而李隆基十分看重他,因其性格堅定不移,所以御賜改名——陸堅。陸堅的觀點通常發人深省,在書院這件事上,他的觀點同樣發人深省。
陸堅的觀點是:“修書有什麼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