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剛倒上酒,預料中的事情就發生了。小殺嘮叨,“奚、契丹,本來都是我們突厥的奴隸,他們都能娶到公主,我們突厥前後求婚不計其數,單單不許給我們。大使,你說這是爲什麼呀爲什麼?”袁振也不說話,因爲他覺得小殺還會繼續嘮叨。
小殺不停口,“我也知道,上國嫁給吐蕃的公主根本就不是天子的女兒,都知道,如今哪還管什麼真真假假!”小殺首領很不滿地抱怨,“我們也不是那不講道理的人,就是生氣,我們屢請不獲,別的地方都有了,就我們申請不到,說出去,多丟人啊(但屢請不獲,愧見諸蕃耳)!”
袁振笑了,“朝廷有朝廷的難處,你說突厥這麼大,安排不好不也不妥嗎?小殺別急,我回去就替你說!”突厥首領們大喜,小殺同志很樂意上鉤,還派了大臣阿史德頡利發(這是個人名)入貢,扈從東巡。突厥一到,萬國(其實也就百十來個國家)來朝,封禪大典即將開始。
州縣不太平了,有司奏報說州縣多了許多祥瑞,李隆基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厲聲呵責,“《春秋》寫歷史,根本就不記載什麼祥瑞,只如實記錄狀況。你們以後誰再敢跟我用這種惡劣的方法造聲勢,以阿諛奉承之罪論處!”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十月,長安城熱鬧非凡,蟻巢一般,卻五顏六色,如春花一般燦爛。
李隆基開始了他們的行程,這一路先往東都洛陽走去。百官、貴戚們也都在列。據記載,這隊伍拖拖沓沓老長老長,龍頭已經出城,尾巴還在屋裏準備,等龍頭走了一半的路,龍尾還在城內晃悠。到了喫飯的點,野外數十里,人、畜滿曠野都是,隨行車馬華蓋各色衣錦,讓人眼花繚亂。
後來,有人作過彙報,說李隆基同志跋涉千里到了泰山,部隊的尾部還在幾百裏外的路上,等十一月七日那天,幾十萬人圍在泰城西邊,老天和李隆基開玩笑,忽然颳起了大風。大風從中午一直刮到晚上,綿連百里的帳篷和構架都被吹垮了。張說站在高處喊話:“大家不要慌,不要亂,我知道這是什麼!”衆人假裝很淡定。張說也假裝很淡定,“這裏是泰山腳下,颳起了這麼大的風,那是因爲海神來迎接聖駕了!”
不得不說,張說很能忽悠。原本很懊惱泄氣的隊伍竟然爆發出一陣掌聲,大家見龍王如此熱情,便開始仰望泰山了。
在漫長的古夜,所有的山都和泰山一樣,遠看黑糊糊。
於是,大家一邊仰望泰山,一邊往泰山南麓走去。到了的時候,正是第二天的中午,天朗氣清,萬里無雲。衆人對張說很是佩服,果真是龍王接駕,熱情周到。李隆基也非常高興,決心在這一天晚上齋戒。老天又和李隆基開了個玩笑,那夜,又狂風大作,大冬天的冷風,簡直能把人活活凍死。李隆基先生,吸風飲露地站在外頭凍到了大半夜,祈禱上蒼曰:“如果是本人有罪,請上天罰我一人;如果是隨從沒有福分上山,也請降罪於我。隨從兵馬實在受不了這麼大冷天的寒風,請上蒼停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