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1>張九齡上任同霹靂</h1><h1>李林甫奏對常稱旨</h1>
太府管事兒的(簡稱太府卿)名叫楊崇禮,在太府幹了二十多年,一直沒人瞧得起他。不過,就在開元二十年的某一天,李隆基讓人打開太府,所有人都看見了堆積如山的財貨和資料,大家開始對楊崇禮刮目相看了。
楊崇禮和宇文融同學是不一樣的,楊崇禮剛開始接管太府的時候就已經七十歲,如今九十多歲,從不搜刮,卻也能爲府庫存下數百萬貫錢財,堪稱奇蹟。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楊崇禮退休(以戶部尚書致仕)。爲了表彰他老人家的業績,李隆基問宰相:“崇禮有幾個孩子?有誰能繼承父業?”
有人回答:“崇禮有三個兒子,慎餘、慎矜、慎名,都是廉潔勤懇的人,而二子慎矜最爲優秀。”
李隆基當即擢楊慎矜爲監察御史,同管太府出納;以楊慎名攝監察御史,管含嘉倉出給。在未來的無數天內,兩兄弟果真不辱使命,在監察和出納方面做得異常出色,十分稱職,爲人稱道。李隆基很高興,這幾年一直風調雨順,物阜年豐,像李隆基這樣一個每天四五點起牀,晚上半夜才睡覺,整天工作,勵精圖治的皇帝,能碰上這麼讓人省心的官員也是一件美事。
只是,這朝廷好像缺了一個人似的。
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正月,李隆基巡幸東都,宰相也都跟着過去,唯獨張九齡遲遲不來。
張九齡沒擺譜,他還在家守母親的喪,提出等守完喪再回朝。李隆基派人催促,大家都不是喜歡廢話的人,張九齡從韶州趕來拜見李隆基了。
張九齡開口的第一句話是:“我這次回來是來報到的,我還得回去,等我守完喪再回來!”李隆基被張九齡的話憋住了,他反應了好久,最終深明大義,以國事爲重,讓九齡兄少廢話,趕緊回朝當宰相。
“你不會讓我失望的!”李隆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