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見到李隆基,馮神威哇哇哭了出來,“臣差點就沒能活着回來!”
李隆基驚愕,“真的假的?”
李隆基不敢相信,自己那個傻傻的胖兒子竟然做出了這樣的事。自天寶初年,安胖子專管三鎮軍事,擁兵十九萬,都是精銳無比的鐵騎,佔據大唐百分之四十的兵力。既然要造反,那肯定得有個同夥。安祿山每天都和同夥商量造反的細節,同夥主要成員有孔目官、太僕丞嚴莊,掌書記、屯田員外郎高尚,將軍阿史那承慶。安胖子僞造了一份敕書,讓范陽鎮守將軍集合起來。開會的時候,他介紹說,國家已經到了危難的時刻,此敕書,乃是玄元皇帝專門給他老人家寫的求助信,只因奸臣楊國忠謀反,派人來這裏求救,我等忠臣良將,必須遣軍支援。
安胖子的表演相當失敗,因爲大家開始面面相覷,這種騙人的鬼話,還是少說爲妙。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十一月,甲子,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糾集同羅、奚、契丹、室韋等部落十五萬大軍,號稱二十萬,於范陽起兵。
一場震驚歷史、轟動中外的特大動亂從這一刻開始了,後來,又因爲有史思明的參與和繼續的禍害,人們把這場聞名於世的動亂稱爲“安史之亂”。大唐的國運從此轉衰,征伐不斷,混戰不休,煙雲過往,繁華不再,可悲、可氣、可恨、可嘆!
安胖子命范陽節度副使賈循守在了范陽,讓平盧節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別將高秀巖守大同。這幾個軍事重地,就這樣輕輕鬆鬆成了反軍的地盤。諸將本都是安祿山自己選出來的,見安祿山造反,紛紛引兵,連夜起事。
大軍行動很迅速,出了薊城南面,安祿山開了一場誓師大會,大會在殺聲震天中達成了同一個夢想——征討奸臣楊國忠!
這就是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有異議謀反、煽動軍人者,斬及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