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國忠揚揚自得,面有喜色地說:“總算證明我是對的了,怎麼樣,服不服?”衆人議論紛紛。楊先生表情剛毅,“反的人只是安祿山一個人,將士們都不想聽他的!”他伸出兩個巴掌,衝衆人炫耀,“十日,不出十日!安祿山的腦袋就要放在諸位面前了!”楊國忠可以去死了。
聽完楊大人的論述,大臣們相顧失色,他們再不濟,也都知道,東邊的防線本來就是安胖子在掌控,現在防線倒成了反軍,你讓人如何淡定?李隆基也不太肯相信楊國忠的話,他派特使畢思琛火速跑去東都,金吾將軍程千里光速跑去河東,二人兩地,分別募集兵馬,敕令但凡召集起人馬來,便立刻投入戰鬥。李隆基還是掌握很多信息的,譬如哥舒翰和封常清都是爲數不多的還見過戰爭的大將。
但兩個人如今只剩下了一個人可以作戰,哥舒翰來京的半路上得了病,站着來,躺着進京(還好沒死)。
李隆基讓封常清(安西節度使)入朝,問討賊方略。放在以往,李隆基絕不會在這麼一個身殘志堅、長相不佳的人身上眼神多停留一秒鐘。但如今,他不僅仔仔細細地聽着封常清說的每一個字,還不時詢問他討賊的良方。
封常清的策略,“臣(他自己)走馬東都,開府庫,募驍勇,挑馬棰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獻闕下!”
一介草民封常清,在中國最動亂的時刻,被授予了最艱難的事業,成了范陽、平盧節度使。他即日起程,到東都募兵,十日得六萬大軍,斷了河陽橋,將級別調成了防禦狀態。可是,封常清卻愁眉緊鎖,因爲他發現,參軍的這羣人,大多都是抱着一種走投無路才當兵的態度入伍的,別說“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幹勁兒,就連走十里地半路都得歇上好幾次,真費勁。
太平久了就是不行,這幫無業遊民在軍中混喫混喝也就罷了,平日裏見別人砍頭都得噁心上兩天,讓他們操刀殺人,那簡直還不如直接殺了他們痛快。安祿山已經殺到了河北中部的博陵南(安平),原本身在太原的何千年,也抓着投降了的楊光翽來見安祿山了。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這個楊光翽,就是安祿山的仇人,理由是他姓楊,而且以前依附楊國忠。
胖子跟楊光翽來了個感情攻勢,先指着他當成楊國忠破口大罵了一通,隨後讓人砍了,用以祭奠他以前失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