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之所以來投奔李亨,肯定是因爲投降安祿山後,安祿山也沒拿他當棵蔥,日子過得不好,所以才放棄長安,來到李亨面前。這個邊令誠,正是讓潼關失守的元兇。邊令誠指望在李亨這裏謀個一官半職,可他再也沒機會享受榮華富貴了,繼早年間的第一刀之後,他又多捱了一刀,只不過,這次砍的是上邊。
在路上,李亨又碰見了從成都來的太上皇使者韋見素,在李亨心目中,韋見素也是個大壞蛋。
韋見素是楊國忠推薦的人,而楊國忠是個壞人,曾經謀害過李亨,跟着壞人的人一定是壞人,這是李亨的論斷。韋見素是來宣旨的,“自今改制敕爲誥,表疏稱太上皇。四海軍國事,皆先取皇帝進止,仍奏朕知;俟克復上京,朕不復預事。”李隆基臨軒冊命,負責傳信的工作人員,除了韋見素,還有房琯、崔渙等人,帶着和氏璧和玉冊來了。
韋見素奉上寶冊,李亨不肯接受。
他不是跟韋見素慪氣,而是堅定地認爲,國賊不除,是絕不可以受冊的。隨同韋見素一起來的房琯,因爲韋見素不受用的原因而得到了李亨的重用,還因爲言事辭情慷慨,頗有魏晉遺風,所以軍國大事,李亨從來不請教韋見素,而是和這個房琯商量。在不久的將來,李亨會爲此喫盡苦頭。韋見素和房琯等人被留了下來,使者要回的時候,李亨給老爹李隆基寫了一封家書,除了軍國大事,還專門把他媳婦誇獎了一番。
李隆基很高興兒媳婦如此良善,便賜給了她一副七寶鞍。馬鞍上是精美的玉器和珠寶,煞是好看。
只是,可惡的李泌,竟然建議把上頭的珠寶拿下來充當軍費,用以犒勞軍士。李泌走後,李亨忽然聽見張良娣在隔壁嘟囔,“那東西都是鄰里鄉親的破舊東西,至於這樣嗎?”李亨走過去,安慰她說:“先生也是爲了社稷嘛,你就體諒體諒吧!”張良娣生氣了,一個人躲起來不說話。
李亨讓人拿下馬鞍上頭的珍珠,忽然又聽見走廊裏有人在哭。
建寧王李倓,他見識到了老爹的寬容與仁慈,所以感慨叢生,在走廊裏抒發感情,嗚嗚痛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