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阿倍仲麻呂(晁衡)跟着遣唐使一起回國了。在唐朝待了三十七年的他,也真的該走了。可是,晁衡卻沒能回去。因爲他歸國的大船,在海上遭遇了暴風,從此杳無音訊。也許他死了吧,所以,當李白得知消息的時候,晁衡已經沒了消息很久了。
以他和晁衡的交情,總是要寫點什麼的。於是寫了下面這首《哭晁卿辭》——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不久後,被人開了追悼會的晁衡又回來了,原因是當時出海四艘船,前三艘都回國了,只有晁衡坐的那艘船例外。該船航行到阿爾奈波(沖繩島)時,忽遇到了大風,吹得天昏地暗,波濤洶湧。不過據分析,這風的的確確是十分猛烈的北風,大船在海上漂盪了很多天,終於靠了岸。
晁衡的船被硬生生朝着日本反方向吹跑了,而且吹到的目的地也特別離譜,他們發現,登陸的時候碰見的依舊是黃皮膚的人,只是說話特別奇怪。海岸上的人把他們救了上來,晁衡這才曉得老天爺一口氣把他們吹到了交趾(越南)。晁衡和其他人下了船,風塵僕僕地回到了長安,等待下一次回日本的機會。
晁衡看了李白寫的詩,想起日本的一切,放佛已經是夢裏纔會出現的,太久遠,所以愈發清晰。
他悲從中來,唱和了一首《望鄉》——
卅年長安住,歸不到蓬壺。
一片望鄉情,盡付水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