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爾哈赤 第二章 十九歲纔出門闖天下 (第2/7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努爾哈赤的童年是幸福的,父親有權有勢,母親很賢惠,又很疼愛他。十歲那年,人生的第一次打擊終於來到,母親病逝。繼母納喇氏對他很不好,可能是嫉妒這孩子比自己的兒子優秀,所以想方設法冷落虐待他。《大清滿洲實錄》記載:“十歲時喪母。繼母妒之。父惑於繼母言,遂分居,年已十九矣。家產所予獨薄。後見太祖有才智,復厚與之。太祖終不受。”
從這裏面我們可以看到,繼母對努爾哈赤很不好。十九歲那年,繼母說服老公跟努爾哈赤分家,只給努爾哈赤一點點財產。努爾哈赤被迫獨立生活。後來,父親塔克世發現努爾哈赤這孩子能力強,準備多給他點兒財產,不過努爾哈赤自尊心很強,堅決不接受。
自尊心是需要本錢的,沒有錢就沒有尊嚴,這個道理我們現在都懂。所以努爾哈赤敢於拒絕父親,說明他那時候已經可以自立了。努爾哈赤沒什麼手藝,他是怎麼解決經濟問題的呢?
努爾哈赤雖然沒什麼手藝,但是力氣和武功還是有一些的。爲了餬口,他經常跑到山裏去打獵,什麼野豬啊、麋鹿啊、花貂啊、野雞啊,這些東西在現在肯定能賣個好價錢,但當時東北一帶這些東西挺多的,想靠打獵成爲資本家不太現實,不過餬口還是沒問題的。除此之外,努爾哈赤也像女人一樣,在山裏面採摘一些果子、木耳、蘑菇之類的,運氣好的話,偶爾還能碰到一些人蔘。
當時,撫順有一個馬市,也就是集市,這是明朝政府設立的貿易點,目的是方便漢族和女真族通商貿易。努爾哈赤經常把自己從山裏“淘”到的東西拿到馬市上去賣,賺錢的同時也接觸了不少的商賈,這些商賈來自不同地方,有女真人和漢人,也有蒙古人,還有朝鮮人。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努爾哈赤學會了漢語、蒙古語、朝鮮語,還研讀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經典著作,爲日後打江山奠定了文化基礎。
大家知道,努爾哈赤打仗非常厲害。其實,努爾哈赤並沒有專門練過,只是料子比較好,後來又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上山打獵,慢慢地,各種兵器就耍得有模有樣了。不過,努爾哈赤的看家本領是騎射,他箭術之精湛讓人刮目相看。關於他的箭術,還有一個類似於“百步穿楊”的傳說。
在東北一帶,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弓箭手叫紐翁錦,這個人名聲在外,連努爾哈赤都聽說過他的大名。有一次,努爾哈赤找到他,以一種崇拜的眼神看着他,希望他能“賜教賜教”。紐翁錦對自己的箭術非常自信,畢竟是行業中的領軍人物。於是,他對着百步之外的一棵柳樹,開始了才藝表演。不知道是不是看到努爾哈赤特別有壓力,還是怎麼回事,總之大失水準,射了五箭,只中三箭,而且射中的三箭落點也參差不齊,絲毫不像一個具有頂尖水平的職業選手。輪到努爾哈赤表演的時候,五矢連中,而且落點都聚集在一起。
看來,專業選手往往不是業餘選手的對手,專業選手往往受教條束縛,而業餘選手卻精神自由,遊刃有餘。看到努爾哈赤的精彩表演,紐翁錦嘴巴張開,呆了半天。
<h2>與李成梁的糾葛</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