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爾哈赤 第十章 後金締造者 (第1/5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到明神宗反應過來的時候,努爾哈赤的勢力已經成形了。最後一次朝貢,也就是第九次朝貢,努爾哈赤自己沒去,派遣了十幾個人的使者,隨便拎點兒東北的土特產,扔給萬曆皇帝:“要不要就隨你咯!”
<h2>八旗制度</h2>
我們現在對八旗制度津津樂道,其實八旗制度並不是女真族的傳統,而是努爾哈赤獨創的。
萬曆十二年(1584年),努爾哈赤就創立了八旗的牛錄。牛錄在滿語中是箭的意思,每人出一支箭,十人組成一個牛錄,牛錄的首領叫牛錄額真,這是最早的牛錄。努爾哈赤在這個基礎上編三百人爲一個牛錄,牛錄額真相當於大箭主。五個牛錄設一個甲喇額真,五個甲喇設置一個固山額真,固山是旗的意思,成爲固山額真相當於是旗主了。
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四旗,都是純色,分別爲黃、紅、藍、白。後來,增設了四旗,分別爲鑲黃、鑲白、鑲紅、鑲藍。總共有八旗,八旗制度就這樣確立了。
牛錄額真後來又稱爲牛錄章京,清朝入關後稱爲佐領。甲喇額真後稱爲甲喇章京,入關後稱爲參領。固山額真,也就是旗主,在入關後稱爲都統,梅勒額真在入關後稱爲副都統。
一個旗有二十五個牛錄,計七千五百人;八旗有二百個牛錄,合計六萬人。這就是清朝入關前的兵力,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戰鬥力非常強。八旗作爲努爾哈赤親手締造的軍事制度,首要的目的就是戰爭。努爾哈赤作爲八旗制度的最高領導人,掌管着軍隊的最高權力。努爾哈赤的子侄們爲八旗的旗主,一些重要的將領可以當上副都統、參領和佐領之類。
在八旗中,連士兵都是有等級的,分別爲旗丁、披甲人、阿哈三等。旗丁是女真族士兵,地位最高;披甲人是各個投降的民族和部落,地位次之;阿哈是奴隸,通常是漢人和朝鮮人,地位也最低。
八旗軍以騎兵爲主,步兵爲輔。當然,八旗軍最讓人刮目相看的還是嚴明的軍紀。每次打仗之後,一定賞罰分明,要進行戰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