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爾哈赤 第十二章 命中剋星袁崇煥 (第1/5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歷史將證明,袁崇煥不僅是努爾哈赤的剋星,也是皇太極的剋星。然而,崇禎又是袁崇煥的剋星,最終歷史的車輪還是偏向清朝。
<h2>成功者的經驗</h2>
邊疆城池接二連三地失陷,讓明神宗朱翊鈞不得不進行認真的反思,他思前想後,覺得還是用人失誤。於是,重新起用熊廷弼,賜給他尚方寶劍,擔任遼東經略,掌管遼東的軍政大事。
熊廷弼有真本領,在遼東整頓了一年,終於讓形勢好轉。1620年八月,明神宗病逝,太子朱常洛繼位,年號泰昌。可惜,朱常洛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帝,就因爲房事過度喫了一粒紅丸而死,這就是明史上赫赫有名的紅丸案,這到底是不是一起謀殺案現在已經無從得知。
然而,就在朱常洛待在位置上的一個月內,有人彈劾熊廷弼,熊廷弼受到鉗制和責罵。朱常洛死後,他的長子朱由校繼位是爲明熹宗。熊廷弼再次受到彈劾和攻訐,明熹宗不分青紅皁白免去熊廷弼的官職,讓袁應泰擔任遼東經略,袁應泰是個志大才疏的人,到任之後,把遼東搞得一團糟。
努爾哈赤看明朝隨意易帥,軍紀鬆弛,決定攻打瀋陽。天啓元年(1621年)三月十日,努爾哈赤率領八旗軍傾巢而出,用計再次拿下瀋陽城。努爾哈赤的計謀之所以能得逞是因爲瀋陽總兵賀世賢有勇無謀,努爾哈赤先讓他們取得一些小勝利,最後派兵叫戰,賀世賢正喝着酒,帶醉提刀出戰。瀋陽城被攻下後,七萬明軍被屠殺。
攻下瀋陽後,努爾哈赤又擊潰明軍的三支援兵。拿下瀋陽後,努爾哈赤直指遼陽,三月二十一日,又攻陷遼陽。從攻打瀋陽到攻陷遼陽,前後不過十多天的時間,努爾哈赤用兵之神速實在讓人喫驚。不過,明軍的勇氣是值得嘉獎的,遼陽的守兵沒有一個投降,全部戰死。隨後,努爾哈赤遷都遼陽。
瀋陽和遼陽一陷落,明廷晃動得非常厲害,一有危難,馬上有人建議重新起用熊廷弼。明熹宗採納了這個建議,任熊廷弼爲兵部侍郎,並承認自己以前是聽信了流言。明熹宗的意思很明顯:熊老先生,你別跟我這個年輕人計較了。
應該說明熹宗剛開始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上臺後果斷剷除閹黨,得知遼東危急,不惜認錯請熊廷弼出山,還賜給熊廷弼尚方寶劍,給予他副總以下先斬後奏的權力。爲了保證遼東官兵打好這場仗,他緊急撥出兩百萬兩白銀,不久又追加了兩百萬兩,運了糧食和豆類一百多萬擔。
熊廷弼鎮守山海關,總兵力有三十五萬以上。應該說,對付努爾哈赤那點兒八旗兵是綽綽有餘的,但是這裏面有一個問題,而且是一個很古老很有傳統風味的問題。熊廷弼雖然是遼東名義上最高的領導,但朝廷並不信任他,而是信任他的下級遼東巡撫王化貞。熊廷弼和王化貞兩人不合,結果是身爲下級的王化貞掌握着三十多萬的兵馬,而熊廷弼只能調動一萬的人馬。這個結果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如果王化貞是一個優秀的將領和統帥的話,也還好說,關鍵是王化貞這個人不太會打仗,而且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