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明的那些事兒 (第6/23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明的使團在北京備受侮辱,弱國無外交,說的真是一點沒錯。首席使臣左懋第和馬紹愉還被清軍扣押,陳洪範甘願降清(做內應),清廷才放走使團。
清軍這麼傲慢,跟南明政權的軟弱無能有很大關係。剛開始入關的時候,清軍沒想到可以統治全中國,抱着撈多少是多少的心理,對南明的態度還是非常有分寸的。但是入關之後,清軍的心理就發生了變化,清軍萬萬沒有想到泱泱大國居然這麼沒有抵抗力,幾十萬人的軍隊進入人口接近一億五千萬的國家居然好像如入無人之境。這至今仍然是華夏民族的悲哀,就像馬克思說的,中國人就像裝在一個大麻袋裏的土豆,如果不把袋口系得緊一點,就會散落一地。
在古代,將天下所有中國人聯繫在一起的繩子是皇權,如果沒有皇權這根繩子,中國人都會變成流寇,所謂流寇不一定是指盜賊,流寇可以說是沒有公民意識趁火打劫的人。唯一能夠取代皇權這根繩子的就是公民意識,而公民意識的基礎是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公民和臣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臣民屬於過去,公民屬於未來。回首過去,我們更寄希望於未來。
就在多爾袞的事業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時候,南明政權卻像一艘漏水破船,缺口越來越多,整個統治從上層到下層都不穩定。弘光政權如此不穩,清軍全看在眼裏,所以態度越來越強硬。再加上越來越多的漢奸加入清軍陣營,這些漢奸對於平定江南、統一全國比主人的興趣還大,急着要做“開國奸臣”。這些漢奸們極力鼓吹不要和南明結盟,一定要讓南明俯首稱臣。
怪不得多爾袞給史可法的回信中一改往日謹慎謙虛的態度,突然囂張地命令南明削號歸藩。聽到這個消息,南明崩潰了,裝孫子別人都不待見。
弘光政權前後不到一年時間。1645年5月,多鐸帶領清軍在揚州屠殺十天之後,迅速撲向南京。警報傳來,弘光還在摟着美女喝花酒,聽到多鐸大軍來襲的消息。弘光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上跌碎,愣了好一會兒,忽然醒悟過來,立即帶着愛妃連夜出逃。
朱由菘逃到蕪湖後,來到黃得功的軍中。黃得功在南明也算是一個名將了,但是明朝氣數已盡,保護明朝難免要搭上自己性命。朱由菘來了以後,也意味着清軍尾隨而至,黃得功立即擺開架勢,和清軍在水上列陣,展開決戰。不幸的是,戰爭中黃得功被冷箭射死,至於放冷箭的是清軍還是漢奸就無人能知了。反正,黃得功死後,部將田維馬上叛變,將朱由菘和愛妃捆起來,送給清軍。第二年,朱由菘在北京宣武門外被處決。
<h2>南明三大謎案</h2>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南明三大謎案,這三大謎案確實非常撲朔迷離,值得我們進一步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