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康熙來了 (第3/16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八歲那年,康熙當上皇帝。孝莊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輔政,嘔心瀝血地把康熙教育成一個好皇帝。康熙十歲的時候,生母逝世,孝莊將康熙收養在慈寧宮,耳提面命,朝夕教誨。康熙後來回憶說,如果沒有老祖母的教誨,斷不至於有自己的今天。可見,孝莊對康熙的影響。
清初,對皇帝的要求非常嚴格。大家很明白,只有把皇子們培養成賢明能幹的人才,才能治理好國家。所以,從幼年開始,皇子們就必須用功讀書,鍛鍊身體,努力朝文武雙全的方向發展。到了五歲,皇子們必須去上書房讀書,由宮中專門聘請的師傅教授學問。這些師傅在皇帝的授意下,自然是秉着嚴師出高徒的宗旨,努力教出優秀學生。
一旦在欽天監上學後,皇子們必須按時上學,絕對不可以遲到曠課,否則會受到懲罰。在紫禁城的神武門上設有更鼓,五鼓打更的時候,皇子們就必須趕到上書房。這時候,天色微明,大家都在睡覺,即便是皇宮中,也只有少數供役的人在忙碌。皇子們就在太監的引領和敦促下,進入上書房,老師們早已等在那裏正襟危坐。
老師教他們讀書、寫字、背詩文。到了中午,侍衛們給皇子送來午餐,喫完之後,繼續學習。下午時候,侍衛會送來點心,喫完之後練習騎射,到了薄暮的時候,一天才算結束。可以說,這種學習強度不比現在的高考生小,做皇子也不容易。
在衆多皇子中,康熙不論讀書還是騎射都是非常認真努力的。根據史書的記載,康熙每天讀的書,一定要背下來,從來不肯欺騙自己,凡事都非常認真,鉅細無遺。如果碰到不懂的地方,康熙一定請教老師或者同學,直到自己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絕不矇混過關。《清實錄》記載,康熙五歲後,好學不倦,經常通宵達旦讀書,對於帝王之道、聖賢心學和六經要旨等等,無不融會貫通,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在騎射方面也是這樣,康熙曾經跟一個叫墨爾根的侍衛學習騎馬射箭。康熙回憶說,墨爾根要求非常嚴格,只要有任何小的姿勢或者方法不對,他就立刻指出來,一絲不苟。墨爾根認真負責的態度給康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讓康熙學得一身精湛的騎術,更讓他從這種訓練中感受到了治國之道。
<h2>少年天子</h2>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這一天對大清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大清的CEO順治帝因爲染上天花,在養心殿駕崩。
第二天,北京實行全城戒嚴,文武百官全部待在紫禁城裏聽候命令。大家的心情都非常忐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在中國封建社會里,高層的安排總是神祕的,在事情沒有公佈之前是絕對不會讓外界知道的。
一切都充滿了懸念,誰將繼承大統成爲大家心裏最好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