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寸土必爭康熙大戰沙俄 (第3/10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順治十七年(1660年),寧古塔總管沙爾虎達子巴海得知俄軍在費亞喀部落西岸,立即趕到那裏,埋伏起來,當俄軍出現時,發動突然襲擊,大敗俄軍。勝利之後,清軍並沒有進一步鞏固成果,而是撤軍離開。
康熙四年(1665年),沙皇派遣切爾尼科夫斯基再次攻佔了雅克薩,之後任命切爾尼科夫斯基爲雅克薩長官,並將雅克薩劃入本國的尼布楚。侵略者們以雅克薩爲據點,開始向黑龍江中下游滲透。
這次,侵略者比以前更高明瞭,不再像以前那樣野蠻,反而展開了外交戰和心理戰,極力拉攏少數民族的首領,進行分裂和顛覆活動。達斡爾酋長根特木耳本是清朝的四品官。在沙俄的引誘下,居然叛國,逃亡尼布楚,結果導致了中俄之間的“逃人糾紛”。
康熙十二年(1673年),陸續有一些將領叛逃。當時國內不穩定因素正醞釀,康熙並不傾向於用武力解決問題。
早在順治的時候,沙俄就派遣使者進入北京,當時沙俄使者不肯下跪,由此導致外交上的禮儀危機,結果雙方鬧得很不愉快。
對沙俄的侵略行爲,康熙試圖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而沙俄虛與委蛇,一面和清廷周旋,一面繼續進行武裝侵略活動。
康熙八年和九年,清廷兩次派遣索倫等人到尼布楚交涉,要求沙俄當局立即停止無恥的侵略行爲,並將叛國分子根特木耳等人遣返回國。可惜,沙俄對這些都置之不理,沙俄不喫軟,只喫硬,康熙在心裏摸透了沙俄這個特點,決定時機來了,就好好教訓一下沙俄。
康熙九年(1670年)四月,沙俄的使團來到北京,態度強橫,要清朝低頭服輸,並允許北京與沙俄自由通商。面對這麼狂妄的使者,清廷居然仍然非常友好。這就奇怪了,其實康熙等人完全不知道使者在說什麼,宮廷裏沒有一個懂俄文的,所以對於對方的侮辱性言辭和內容一無所知,反而善待他們,臨走時還給他們許多禮物。這無疑讓沙俄以爲清廷是軟柿子。
不久,康熙讓索倫帶着國書去尼布楚,國書中表示願和沙皇永修友好,但沙皇必須履行兩個條件:一、歸還根特木耳等人;二、不得騷擾邊境。沙皇將康熙的要求當成放屁,根本不做任何回應。
康熙十四年(1675年),俄方派出以尼古拉·斯帕法裏爲首的百人使團來京,俄方使者給康熙一份國書,要求他允許兩國互市,清朝每年將四萬兩左右的銀子和其他寶貴物品運往沙俄,購買清朝需要的貨物,指定海陸通商航線,釋放被俘虜的沙俄人。對於邊境問題和遣返叛徒回國的問題,沙俄使者卻隻字未提,康熙問起時,他們藉口看不懂漢字,所以沒辦法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