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整頓八旗,調解滿漢 (第1/6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雍正大爲失望,痛罵這些八旗子弟,最後強迫他們去耕種。強扭的瓜不甜,這些八旗子弟過去後,不安分守己好好生產,反而偷偷賣掉牛、農具,出租井田。井田制實行十年後,雍正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失敗。
<h2>解除旗主權力</h2>
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首創的,在創立之初,旗主分別由努爾哈赤的子侄擔任。
旗主與旗下的關係過於密切,皇帝如果要發號施令的話,必須通過旗主。這就留下了一個隱患,如果皇帝跟旗主的關係不好,有可能會出現尾大不掉的情況。對於那些威信很足、皇位坐了很長時間的皇帝還好說,但如果是新君即位,威信不足,如果旗主中有人抱成一團,擁護其他人,那就危險了。
由於旗主的位子是世襲的,旗主與旗下的關係就更密切了,這對皇權來說是一種潛在的威脅。雍正是一個非常專制的皇帝,對他來說,任何威脅到皇權的東西都是不應該存在的,只要他發現了,一定會全力剷除。
從清太宗皇太極開始,清朝的皇帝們就在謀求削弱旗主的權力,毫無疑問,這是對創始者努爾哈赤思想和制度的一種背叛,但也是形勢所趨,不得不爲的一種手段。皇太極和順治將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升爲上三旗,由皇帝直接領導。剩下的五旗稱爲下五旗,依舊由各旗主掌管。
康熙時期,進一步剝奪旗主的權力,他讓自己的兒子胤祐管理滿、蒙、漢正藍旗三旗事務,等於是取代原來的旗主。事實上,雍正繼位之後,八旗旗主的勢力已經非常衰微了。但對雍正來說,只要八旗旗主還有影響力,他就不能不動手改革。
剛開始的時候,雍正繼承康熙的思想,任用自己相信的皇子和王公管理八旗事務,比如,他讓康親王崇安管理正藍旗三旗事務,十七弟允禮管理鑲紅旗。儘管這些人都是他欽點的,但他仍然發現很多不完美的地方,無論是崇安還是允禮,身份都相當高,管理各旗後,地位攀升,有時候自己的命令也未必能很好地下達。雍正感覺到代理人與自己的矛盾,大權有被分割的感覺。而且,他任命的這些人往往與各旗都統發生摩擦,由於權限不明,這是難免的。
六年,雍正取消了崇安、錫保、德昭等人管理旗務的權力。七年,雍正任命莊親王允祿管理鑲白旗滿洲都統;九年,改允祿管理正紅旗滿洲都統事務;十年,任命平郡王福彭管理鑲藍旗滿洲都統事務。這是一項改革,管理都統事務跟管理旗務有所不同,管理都統事務相當於一個兼職都統,管旗務的相當於旗主,都統必須聽命於旗主。都統是一種官職,不能世襲,也不是終身制,由皇上任命,屬於流動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