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揭祕雍正的雙面性格與家庭生活 (第5/9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鄂爾泰說雍正飽讀詩書,對理學和宗教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這個是不假的。雍正小的時候受過嚴格的教育,學習課程包括文武兩個大的方面,文化方面又包括滿文和漢文。雍正當了四十多年的皇子,期間讀了大量的書,不比現在的作家讀書少,至於儒家經典,他更是滾瓜爛熟。
雍正讀書有自己獨到的理解,爲什麼這麼說呢?在儒家的教科書裏,說人君以天的心爲自己的心,而人臣以君主的心爲自己的心。雍正認爲這個觀點和君臣同心同德的觀念不合,不論人君還是人臣,都應該以天心爲自己的心。換句話說,那種逢迎巴結的臣子並不是好臣子。
除了精通經學之外,雍正對歷史也相當爛熟。他統治期間,經常吸收前朝的歷史經驗,從而有利於自己的統治。雍正的許多權謀和韜略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歷史的經驗。
雍正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相對不如康熙,他更相信天人感應的學說。在這個基礎上,雍正對鬼神非常迷信,辦事一定要選黃道吉日,譬如嶽鍾琪西路軍大遷移之時,雍正要先看曆書決定時間。地方官赴任的時候,雍正也要給他們選定日期,一定要選擇吉日出行。
有一次年羹堯要進京,雍正卻不讓他進來,理由是年羹堯的八字今年不宜進京。雍正還讓年羹堯不要告訴別人自己的真八字,以防仇家用巫蠱厭勝之術傷害自己。雍正還讓鄂爾泰和嶽鍾琪把八字告訴自己,鄂爾泰和嶽鍾琪都覺得這是極大的恩寵。雍正對鄂爾泰說:“因爲你身體虛弱,所以要你的八字,看看你能活多久。”
因爲迷信八字算命,雍正跟一些江湖術士交往甚多,浙江有個史瞎子,名聲很大,有人把他推薦給雍正。可能是這個史瞎子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後來雍正把他發配到遼東。
文采方面,雍正也相當不錯,他寫的那些詩雖然談不上是什麼名作,但平仄對仗工整,意境也很地道。在雍正的硃批中,文字非常簡潔流暢,從中我們也能看到雍正的文采和思想。書法更是雍正非常自豪的一個才能,當然這跟康熙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康熙皇子們的書法都非常不錯。雍正能夠寫得一手好字應該感謝康熙的嚴格要求,宮殿裏許多匾額都是雍正親筆書寫。康熙逝世後,要寫《景陵聖德神功碑》,雍正先讓擅長書法的允祉、允祐及翰林院中的書法高手寫。之後,雍正又要親自來寫,他說這麼做不是爲了自耀其長,實在是因爲父親去世,悲思之情很深,如果不親筆書寫的話,過意不去。寫完之後,雍正讓大臣們評價,說誰寫得好就用誰的,大家不必有所顧忌,實話實說。大臣們自然紛紛恭維雍正的書法最好,理當用雍正的墨跡。
雍正曾把自己和父親康熙作比較,認爲自己事事不如乃父,但是唯有洞察下情這塊比父親做得好。說實話,雍正這話還謙虛了點。其實,雍正是非常自信的,他相信自己的政治智慧,相信自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帝王。五年,雍正說過這樣一番話:“朕已經五十歲了,處理的事務和政事上的歷練都很多,再加上朕非常勤政,宵衣旰食。對是非曲直心裏有定見,不致爲流言所浮動。”
雍正甚至坦言自己的能力比任何臣子都強,前面就說過年羹堯只不過是總督的料,遠遠不具備做天子的才能。他曾在李紱的奏摺上批道:“你自從被擢用以來,識見實屬平常,看人的眼光也不是很老到深刻。朕所以用你,是因爲你性情直率、心地純良。你只要聽朕的教導,將來有一天肯定能更加成熟的。……在智慧上,你確實比朕差遠了,爲什麼這樣說呢?朕經歷這麼多的事,所以在動心忍性這塊很少有人能比得上朕。如果以爲能夠背誦幾篇老套的文章,說話掉幾句書袋子,就懷有輕視朕的心思,你將來恐怕後悔莫及……”
雍正深知做一個皇帝不容易,所以鑄造了“爲君難”寶印,深知當皇帝不容易,皇帝一舉一動都關係到整個國家,比大臣們更應該謹慎。一個皇帝要想治理好國家,必須廣開言路,如果臣下有非常荒謬的建議,也不能懲罰,因爲這樣一來就沒人敢提建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