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收拾父親遺留下來的攤子 (第1/6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乾隆瞭解到張照是個製造麻煩的人,而不是解決麻煩的人,便將他調回京城,任命張廣泗總理苗疆事務。
<h2>邊疆難題</h2>
雍正猝然離世,雖然給乾隆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局面,但也給他出了一道難題。對於一個年紀輕輕的新皇帝,戰爭絕對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乾隆也意識到這點,他對大臣說:“現在最緊要的事情莫過於對苗疆用兵。”
西南民族問題是歷朝歷代執政者都關心的問題,在元朝和明朝的時候,這些少數民族實行的是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酋長制和中央集權的結合,有點民族自治的味道。土司相當於少數民族的首領,職位可以世襲,但必須聽從中央政府的指揮,除了要繳納規定的稅收之外,還得聽從號令,以便得到中央政府賜予的爵位和名號,有了這些,土司的統治纔是合法的。
土司制度相對來說比較落後,對於這些地方的人民來說,他們不僅要承受中央政府的剝削,還得承受土司的剝削,一般來說,土司的盤剝比中央政府更厲害。由於土司是封閉地區的小霸王,只要他們不作亂,中央政府一般不管制他們。貴州地方上的土司,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時人記載,苛捐雜稅是漢人的十倍以上。
不同土司之間,往往爲了爭奪土地和人力大打出手,結果導致這一帶動盪不安,天災人禍頻發。在明朝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爲了緩和這些地方的矛盾,削弱土司權力,由中央派遣官員直接治理。
雍正上臺之後,對西南少數民族也非常重視,曾派遣鄂爾泰、哈元生等將軍前往西南,征剿並用。然後,雍正在這裏實行了改土歸流的政策。什麼是改土歸流政策呢?其實這是個簡寫的詞語,全稱是改土司製爲流官制,這個政策的目的就是爲了消除土司的特權,從而將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從政治和經濟的重壓下解放出來。當然,雍正的這個做法還能起到瓦解地方勢力的作用,消弭帝國內不安定的因素。
你要拿掉土司的飯碗和權力,土司當然不會答應,雖然他們沒有足夠的力量和中央政權反抗,但是必要的掙扎還是會有的。雍正從不指望土司們會乖乖聽話,所以他讓鄂爾泰率領重兵,以武力推行這項政策。
武力終究還是管用的,任憑土司們再頑抗,終於抵擋不住鄂爾泰的大軍,就這樣鄂爾泰控制了這些區域的少數民族。雍正高興,封鄂爾泰爲雲南、貴州、廣西三省總督,拜保和殿大學士,擔任軍機大臣,兼任兵部尚書,外加一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