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從傀儡皇帝到痛苦皇帝 (第3/15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二十日,湖廣總督畢沅征剿白蓮教起義時,上了一道奏摺,在奏摺末尾寫下了“仰副聖主宵旰勤求,上慰太上皇注盼捷音”的話,這本來是祝福歌頌的套話。但是敏感的乾隆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畢沅將歌頌嘉慶的話放到自己的前面,分明是沒分清主次。此時,乾隆剛交出皇位二十天,立即大動干戈,下旨斥責畢沅,說軍國大事自己仍舊親理,嗣皇帝不過聆聽教誨,學習經驗。畢沅不遵旨辦事,是不是有什麼意見?
乾隆幾乎把一切權力都緊緊攥在手中,嘉慶只好夾着尾巴做人,每天對乾隆畢恭畢敬俯首帖耳。以至於外國使者看到這一幕,不明白嘉慶爲什麼整天不做事,只顧宴飲遊樂,侍奉太上皇的時候,太上皇喜悅他也喜悅,太上皇笑他也笑,形同牽線木偶。
嘉慶皇帝忍耐功夫很強,也是個孝子,他不僅在乾隆面前低聲下氣,在和珅面前也大氣不敢出。表面上嘉慶對誰都彬彬有禮,實際上內心有太多不快,他把這些全都藏在心裏,頗有勾踐臥薪嚐膽的風範,只不過嘉慶沒勾踐那麼狠。
忍了三年多,終於等到了乾隆歸西的那天。彌留之際,乾隆仍然抱怨說:“可惜軍務沒有處理完,留下了大遺憾。”臨死前,乾隆緊緊攥着嘉慶的手,眼睛望着正在交火的西南方。儘管他很不情願,但還是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h2>嘉慶和珅終極PK</h2>
嘉慶可能是清朝品德指數最高的一個皇帝,他像祖父雍正一樣勤政,品行端正,生活簡樸,爲人寬厚,而且非常自律,關心民生疾苦,一心想做一個好皇帝。在清朝正史野史中很難找到他荒淫、昏庸、陰險的記錄。可惜,儘管是這樣一個皇帝,也沒能挽救清朝的衰落。所以,在很多人眼裏,嘉慶是一個平庸皇帝,也是一個悲劇皇帝。
乾隆晚年雖然看上去仍不顯太老,但是記憶力越來越差,經常是早晨的事,晚上就記不得了。和珅因此更加專權,沒有人敢對他說個“不”字。嘉慶呢,演好傀儡角色,同時密切物色人才。他看中了德高望重的劉墉,劉墉爲人正直,從不對和珅阿諛逢迎。
和珅在外國人眼中儼然二皇帝,嘉慶不過是一個三皇帝。如果說忍耐乾隆是嘉慶不得不接受的現實的話,那麼對和珅,嘉慶已經反感到極點。
和珅儘管跋扈,但也沒有喪失理智。他知道乾隆的日子已經不多了,將來嘉慶會不會對自己動手,還真拿不準。所以,和珅對嘉慶處處提防,而嘉慶也對和珅小心翼翼,他知道一旦和珅在乾隆面前說自己壞話,自己可能很輕鬆就被撤掉,所以嘉慶不給和珅留下任何把柄。
兩人就這樣暗暗地鬥法,歸根結底,還是嘉慶技高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