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打擊鹽梟 (第1/6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鹽業是一個暴利行業,由國家壟斷經營,私人是不能插手的。但正因爲是暴利行業,所以走私相對氾濫。但是官府並不直接販賣食鹽,販賣的事情還是交給商人去做,官府直接負責食鹽的生產,然後標價賣給商人,由商人分銷。合法的商人必須花費巨資從官府手裏取得“經營許可證”,然後在官府指定的地方去賣。
<h2>政壇新星</h2>
道光在人們眼裏是個非常平庸的皇帝,在用人方面遠不如他的曾祖父和祖父。儘管平庸,道光還是用了好幾個人才,林則徐是一個,徐廣縉是一個,還有一個更有才能的人,這個人便是陶澍。
道光剛上臺的時候求賢若渴,讓文武百官推薦賢良。當時四川總督蔣攸銛推薦了陶澍,說川東兵備道陶澍這個人非常賢能,業績在四川第一,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道光聽了,心花怒放,立即擢升陶澍爲山西按察使,這個職位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
沒過多久,道光又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後悔。因爲陶澍這個人特別麻煩,上的奏摺特別多,根據宰相曹振鏞的理論,陶澍這種人就是沒事找事的那種。道光嫌批閱奏摺麻煩,接受曹振鏞的建議,專門挑奏摺中的細節錯誤,許多官員因此不敢上奏摺,只有陶澍仍然堅持不懈地上奏摺。道光也想挑陶澍奏摺中的毛病,可惜就是挑不出來,道光在心裏嘀咕了:陶澍這個人是不是隻會說好話不做好事的那種?
於是,道光暗中派人去考察陶澍,然而沒想到的是考察的人對陶澍交口稱讚,說陶澍辦事雷厲風行,精力無窮,大小事情到他手中都能有條不紊地完成,這人不僅能力好,操守也不錯。道光一聽,心裏大喜,提拔陶澍爲安徽巡撫。
道光四年(1824年),洪澤湖決堤,漕運不通。道光決定用海運來取代,當時朝中大臣大多持反對意見,而陶澍卻鼎力支持道光。道光於是提拔陶澍爲江蘇巡撫,讓他負責操辦海運南漕之事。
陶澍不僅將事情辦得妥妥當當,還爲道光節省了二十萬兩銀子,讓道光心花怒放。陶澍跟其他督撫的表現完全不一樣,其他督撫只知道在自己面前哭窮,總是嫌撥款不夠。兩相比較,道光終於明白了人才的另一層含義:會省錢的就是人才。
善於用人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發現陶澍這樣一個優秀人才,讓道光感覺自己也是一個明君。道光十年(1830年),陶澍的恩人兩江總督蔣攸銛因病卸任時,道光立即提拔陶澍爲兩江總督,掌管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事務。
有清一朝,直隸總督的政治地位最高,但是經濟地位最高的是兩江總督,因爲兩江總督掌管的是全國最富庶的地方,給國家上繳的賦稅最多。揚州一年就可以上繳鹽稅六百多萬兩,佔全國鹽稅總額的百分之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