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一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個國家的未來就是由這個國家剛剛開始建立的那羣人所決定,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每一個朝代的命運都跟當初建立這個朝代的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
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李淵本身就是一個大世家、大貴族出身,所以他的眼光和見識是非同尋常的,他很清楚一個國家該如何去治理,同時如何去控制自己的國家。
所以唐朝是歷史中少數幾個沒有殺害開國功臣的朝代,並且一直善待功臣的後代,有一種海納百川的大氣,敢於利用任何有能力的人才,沿襲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開創了中國歷史中最輝煌的朝代。
到了宋超的時候,宋超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他是一個軍人出身,而且是通過軍事政變獲得政權的,他就很清楚控制軍隊的重要性,所以他“杯酒釋兵權”,那些跟隨他打江山的開國功臣雖然沒有唐朝那樣一直身居要職,但也算是得了善終。
同時趙匡胤很清楚商業的重要性,他很明白土地一年的產出從古至今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能夠讓百姓過上好生活的還是要依靠商業,所以宋朝商業非常盛行,政府非常有錢,對外年年賠款,對內還要供養龐大的軍隊,竟然沒有任何的壓力,百姓的生活也非常不錯,不過宋朝對外非常軟弱,這跟趙匡胤防備武將的是密不可分的,重文輕武!
到了明朝的時候,明朝的開國朱元璋,出身農民,見識和眼界跟前面的兩位相比根本就沒得比,他從小就受到了地主的欺壓,惡吏的欺凌,所以他的骨子裏就非常的恨那些當官的,同時又兼有農民小氣的性格。
所以他當了皇帝之後,明朝官員的俸祿是歷朝歷代以來最低的,劉伯溫身爲最高的官員,一年的俸祿都不夠養家餬口,可想而知其他各級的官員,這一點將朱元璋農民的小家子氣體現的淋漓盡致。
同時朱元璋又動不動就找個藉口對有功之臣進行大開殺戒,剝皮實草、滿門被殺的多的是,對於官員也是動不動就大開殺戒,一次死個幾百人都是小事,充分的體現了他內心之中的自卑和不自信。
朱元璋的這些政策導致的結果是什麼樣的呢?那就是明朝的貪官比起任何朝代來都要多,官員都喫不飽,沒辦法養家餬口,你叫他怎麼去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