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這一年皇帝和太后先後離去 (第2/8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持謀殺觀點的人,在兇手問題上有許多分歧。
有人認爲殺害光緒的兇手是袁世凱,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提到,戊戌變法時,袁世凱辜負了光緒的信任,在關鍵時候倒向了慈禧。袁世凱擔心慈禧死後,光緒掌權,自己會受到追懲,所以動手除掉了光緒。在光緒駕崩的前一天,袁世凱派人送來了藥丸。光緒恨袁世凱可能是事實,但當時袁世凱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還有人說光緒臨終前囑託隆裕太后和載灃,讓他們除掉袁世凱,爲自己報仇。儘管袁世凱有作案動機,而且跟奕劻的關係鐵,確實也有殺掉光緒的能力。但這個說法缺乏證據,溥儀的說法也是從一個老太監口中得知的,老太監也是聽別人說的,口口相傳的東西往往不可信。
也有人認爲謀害光緒的是李蓮英。
李蓮英跟光緒的矛盾由來已久,慈禧重病之後,李蓮英惶恐不安,便同慈禧合謀害死了光緒。慈禧的女官德齡便持有這種看法,她在書中寫道:“萬惡的李蓮英眼看太后的壽命已不久,便暗自着急起來。他想與其讓光緒掌了權來跟自己算賬,不如還是自己先下手爲好。經過幾度的籌思,他的毒計便決定了。‘近來奴才聽許多人說,萬歲爺的身子很不好。’湊着一個機會,他就悄悄地對太后說,語氣是非常的奸猾。‘奴才願意去瞧瞧看,或者可以使他的身體好起來。’他這一串說話的深意,當時太后究竟有沒有聽清楚,實在沒有人敢斷定了。但爲稍存忠厚起見,我們不妨姑且說她病中精神恍惚,所以沒有窺測到李蓮英的真意。就在李蓮英說過這番話的第二天,光緒便好端端地害起了厲害的病來了。”
德齡女士的文字非常不客觀,太多渲染和主觀臆斷。雖然她的話不足爲信,但李蓮英確實是有嫌疑的,李蓮英肯定與光緒有矛盾。英國人濮蘭德和白克好司在《慈禧外紀》中也認爲是李蓮英害死了光緒。這種觀點仍然缺乏充足的證據。
第三種觀點認爲謀殺光緒的人是崔玉貴。
崔玉貴也是慈禧非常寵信的一個太監,謀殺珍妃的就是他。本來想處死珍妃的是慈禧,但慈禧回京後卻把一切責任推到崔玉貴的身上,說崔玉貴誤解了自己的意思,自作主張處死了珍妃。試想,慈禧死後光緒上臺,會不會宰了崔玉貴。如果不除掉光緒,崔玉貴就是必死了,所以崔玉貴很有作案動機,但是缺乏的仍然是證據。
第四種觀點認爲殺死光緒的是奕劻。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是晚清翰林院庶吉士胡思敬,他在《國聞備乘》中講了這樣一件事:奕劻推薦郎中力鈞進宮給光緒治病,力鈞給光緒進獻了一副藥劑,光緒喫後狂瀉不止。第二天,力鈞再進去,光緒怒目而視,後來,力鈞再也不敢去了。這個傳聞是真是假無法驗證,即使是真的,也不能完全斷定殺害光緒的人是奕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