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與世沉浮的皇帝 (第1/19頁)
鹿鼎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兩年後,婉容的青春美貌逐漸失去。1937年3月7日,溥儀三妹給溥儀寫信,說婉容前後變化太大了,現在變得非常可怕。婉容經常用長髮遮面,不敢給人看。到了僞滿政權後期,婉容已經變得人不人鬼不鬼,境況非常悽慘。
<h2>張勳復辟</h2>
作爲末代皇帝,溥儀在很多事情上都是矛盾的,首先他是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心裏理應存着故國,但是他的思想又非常西化,生活方式也模仿西方,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響比較深。
從小到大,身邊的人就告訴溥儀,他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應該繼承祖制,光復大清。甚至連溥儀的英文老師莊士敦也錯誤地認爲專制制度適合中國,中國人民跟其他國家的人民不一樣,就喜歡皇帝,只有金鑾殿上坐着一個皇帝,他們纔有安全感。
加上民國搞得一團糟,專制思想在中國有非常堅實的基礎。
溥儀從小就長在深宮裏,接受的都是這樣的教育,他的思想不可能不受到侵蝕。莊士敦回憶說,皇帝直到十三歲還沒有出過紫禁城。直到民國十三年(1924年),溥儀才帶着兩個妻子經過重重阻力,艱難地邁出了紫禁城,一睹外面的世界。
溥儀成了封建時代的一個象徵,很多有光復想法的人都想將來有一天打着溥儀的旗幟,恢復君主專制。袁世凱在稱帝前就做足了功夫,對溥儀畢恭畢敬,袁世凱的姿態其實就是表明皇帝對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袁世凱自己稱帝后,全國反對,抑鬱而死。袁世凱死後,徐世昌和張勳密謀復辟,他們的目的是爲了扶植溥儀這個傀儡,然後自己掌握軍國大權。
宗社黨在這方面的需求就更加強烈了,恭親王溥偉在青島宣傳復辟思想,溥偉還準備典賣家產當做復辟的經費。皇宮裏的人也在不斷地跟各地軍閥聯繫,希望他們支持復辟。一時之間,復辟思想在全國各地風起雲湧。載灃跟張作霖聯繫頗多,一時之間社會上流傳張作霖準備復辟,支持小朝廷。連康有爲也主張復辟,他不斷地說服軍閥吳佩孚加入復辟陣營。
在這種形勢下,溥儀不可能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