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店小二倒是個老實人,畢竟是做客棧生意的,迎來送往的三教九流什麼人都見過,不過,象眼前這位連白銀十兩價值多少都不知道的人,還真不多見。雖然有些好笑,臉上卻不表露出來,仍然是客客氣氣地說道:“十兩白銀就是十貫銅錢,就是一萬個大錢啊。”
十貫?一萬個大錢?那是多少人民幣?楊秋池還是一頭霧水。想起古代錢幣換算方法最常見的就是用購買力換算,同樣物品在古代值多少錢,在現代值多少錢,兩種貨幣的換算價值大致就出來了。用什麼物品作參照物呢?最常見的當然是大米,可楊秋池從來不去買米,也就不知道現代社會的大米多少錢一斤,還是用自己知道的東西來換算,用大碗麪?用烤鴨子?一碗餃子?好像都不大好算,對了,自己平時喜歡喫小籠肉包子,就用這來換算吧,便問道:“貴店一個小籠肉包子多少錢?”
店小二一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怎麼好好的突然問肉包子,看樣子這位可能餓瘋了,嘻嘻一笑:“小籠包子一籠三個大錢,一籠包子有六個,算下來兩個肉包子賣一個大錢。”
一個大錢兩個肉包子,在現代,一塊錢兩個肉包子,也就是說,在明朝一個大錢差不多就價值人民幣一塊錢,那十兩銀子就是一萬個大錢就也是價值人民幣一萬元,這張老虎皮當了一萬塊,還是挺不錯的。楊秋池不知道這虎皮在明朝也非常值錢,反正他也不知道虎皮的價值,一整天沒喫東西了,先找點錢買東西喫,反正是當,以後有錢了還可以贖回來嘛。一想到喫的,楊秋池的肚子開始咕咕叫起來。
店小二看着楊秋池臉色忽愁忽喜,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又聽得他肚子咕咕叫,知道他餓極了,差點笑了出來:“客官,咱們客棧的小籠包子可是廣德縣有名的,餡大皮薄,上選的精肉剁的餡,咬一口滿嘴流油。等您當了東西,回到客棧,小的給您上兩籠嚐嚐。”
楊秋池本來就餓得兩眼放綠光,現在聽店小二說這香噴噴熱乎乎的小籠肉包,恨不得馬上飛到客棧叫上幾大籠肉包子海喫一頓。忙不迭說道:“當了當了!快給錢!”
錢掌櫃嘆了口氣,雖然後悔,但既然話已經說出來了,如何能反悔,只得開了一張當票,稱了十兩碎銀子給了楊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