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光緒見沈從雲有爲難之色,不悅道:“沈從雲,這個朕知道,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今天說不完,明天接着說。”
沈從雲聽的頭皮發麻,真話能亂說的麼?別一不小心說多了,腦袋說掉了。既然不能說真話,就只好給光緒來給乾坤大挪移,來個偷樑換柱好了。
“拿破崙曾雲,公理和正義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此言可謂一針見血的剝去了所謂外交平等的華麗的外衣,揭示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弱國無外交啊。觀當今之事,列強環伺,欲保大清之國本,首重者當爲強兵。大清積弊頗重,要改變絕非朝夕之功,只有軍隊強了,對外有自保之力,對內則採西洋之長,補己之短,辦西學,修鐵路,建工廠,開礦山,慢慢的走上富強之路,切不可操之過急。”沈從雲憋了半天,憋出這麼一個論調來,最後還善意的提醒一下光緒,不可操之過急,聽不聽的進去,就是光緒的事情了。
沈從雲這一論調,說實話一點都不新鮮,學習西方已經喊的不是一天兩天了,李鴻章等大臣辦洋務,不就是在學習西方麼?可惜李鴻章更多的是從自身的利益角度出發去看待洋務,弄出一個官督商辦的形式來,真可謂邯鄲學步,最後讓小日本在甲午年間打的找不到北,落了個黯然下野的下場,一紙《馬關條約》更是讓世人唾棄。
洋務運動完全違背了市場規律的這一個致命弊端,沈從雲是絕對不能明說的,繞了一個彎子先把強兵之道放在首位,也算是和時下的身份命題相符合。富國強兵,富國在前,強兵在後,只有國富了,才能談的上強兵不是,沈從雲這種本末倒置的論調,偏偏在時下中法戰爭中凸顯出強兵的重要性來,所以也算是一個說的過去的回答了。
光緒皇帝不傻,自然聽的多少有點皺眉頭,可是又不知道從哪裏入手反駁沈從雲的論點,疑惑了一番光緒道:“沈從雲,你老實說,眼下李鴻章在北洋辦洋務,建水師,真的是治本之道麼?怎麼有大臣說北洋水師其實不是海軍衙門的水師,是李鴻章徒靡國駑,經營他自己的水師?”
提到李鴻章了,提到北洋水師了,光緒似乎給沈從雲帶的有點跑題了。沈從雲心中暗喜,跑題好,跑題好。
沈從雲正色道:“皇上明鑑,建北洋水師,是李中堂提議,經六部合議,奏兩宮覈准後定下的事情。以微臣之見,北洋水師不但有存在的必要,而且還要進一步擴大其規模。大清朝有漫長的海岸線,沒有一隻強大的海軍,便沒有海防,沒有海防何談國防?北洋水師還應該加大投入,保持在亞洲乃至世界的領先地位。眼下北洋水師尚未正式成軍,朝中便有此等論調,微臣深感憂慮。深以爲言北洋水師爲李中堂私人之水師者,並與處處限制,若非短見即國賊也。”
沈從雲說的莊重,翁同龢聽的臉色陰沉,什麼叫有的大臣說的,其實就是翁同龢整天給光緒灌輸的這些思想,灌輸李鴻章擁兵自重的觀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