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海的冬天,下雪的日子並不是很多。不過今年的冬天有點奇怪,還沒進九呢,一場三尺厚的大雪落了下來。這種意外的氣候,對上海來說是非常要命的事情,街面上要飯爲生的乞丐,一夜大雪下來凍死了上百。
中國人自古敬,老天爺生氣降下異端的時候,就是說明當朝者出了問題,老天爺要降罪了。聯想到夏天的時候黃河斷流的事情,再結合甲午戰場上北洋兵連續喫了敗仗,民間一些胡亂臆測的語言漸漸的多了起來,流言也慢慢的瀰漫開來。
上海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無疑是一塊異類聚集的地方。洋人的租借,碼頭上洋人的戰艦,大街上橫行的洋人,都顯示出這個城市的異樣和洋人分不開。
自甲午開戰後,兩江三省、湖廣、閩浙的讀書人們不少都往上海聚攏了過來,原因無他,只因上海的洋人辦的報紙,纔敢登出關於甲午戰爭的消息。
這些報紙中,最活躍的要屬一家美國人斯蒂芬名下的報紙《新快報》。也不知道這家報紙哪裏來的消息,每週一個甲午戰爭的專題,內容都是介紹戰爭的進程。
中國的讀書人,幾乎都有以天下爲己任的思想,卻有都在進入仕途之後,能夠保持年輕時的那份情懷者,少之又少,很快大家都被同化了。
報紙上連續不斷的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朝鮮丟了,日本人過了鴨綠江了,遼東丟了,耗費驚人的北洋艦隊也輸了。按照報紙上洋人的算法,8月份開戰到年底,經讓沒有一條好消息傳來。唯一的一條好消息,就是葉志超在牙山重創日軍,曾經讓讀書人們歡欣鼓舞的好消息,後來被證明是假的。真實的消息是葉志超狂奔八百里,從平壤逃過了鴨綠江,據說給朝廷查辦了,具體的處置還沒下來就是了。
連續的壞消息,讓國人沮喪不已,很多的讀書人私下已經在議論紛紛,當今的天下到底怎麼了?朝廷不是已經在辦洋務,學習西方,仿造洋人的辦法建立新的軍隊了麼?怎麼連一個彈丸小國日本都打不贏,日本啊,以前就是倭奴啊,要向大清上表稱臣的國家啊。這天下怎麼就掉了個個呢?
隨着戰事的不斷敗壞,報紙上出現一個叫南山閒人的作者,不斷的寫一些評論,用一些尖銳的文字,嘲諷挖苦以北洋李鴻章爲首的洋務,同時文中還結合西方的現實情況,分析指出中國的洋務,其實是一種畸形的,不健康的變革。南山閒人有一句話,給讀書人帶來的衝擊最大,“但凡是外國的好東西,到了中國,就沒有不走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