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沒什麼,就是對比了一下立憲維新跟廢除帝制的優缺點。中國人的頭上習慣有天子的時間太長了,不徹底的砸爛帝制,還會有新的皇帝。”孫先生悠悠長嘆道。
這話如果讓沈從雲聽見了,肯定會感慨道:“振聾發聵!”
不過這份文稿擺在沈從雲的桌面上時,沈從雲卻沒有時間去看,也不需要看。立憲和民主,孰優孰劣,沈從雲在過去的歷史書上看的很清楚了。
沈從雲只是拿起筆來,在孫先生送來的文稿上寫下了一行字道:“試目以待!”便原樣送了回去。
和談開始了,伊藤博文昂首挺胸的走上談判桌,心中無限悲憤與忐忑。戰前的伊藤內閣,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危機時刻,發動甲午戰爭轉移國內矛盾,本來是一招相當高明的棋,戰爭初期的連連勝利,似乎也印證了中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大,通過戰爭能謀求的利益也許超乎預計也未可知。所以,在張蔭衡、邵有廉到達廣島後,伊藤以全權不足拒絕了和談。
誰曾想戰局即將全面勝利之際,一直以來雖然也很重視,但是重視不足的沈從雲和他的新軍突然冒了出來,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日軍的勝利如同陽光下的肥皂泡,綻放出五彩的顏色後,瞬間破滅了。
收到國內的電報,張蔭衡和邵有廉也收拾收拾回國了,早知道就跟他們談就是了,何必貪多呢?
眼下,和談是伊藤內閣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能在談判桌上,獲得足夠的利益,這樣還是能消除國人的不滿,帝國還是能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正如朝日新聞上寫的那樣,“在消滅清軍大量有生力量後,考慮到補給線過長,在達到了預期的戰略目標後,皇軍做戰略轉進,以期再戰。”
另外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是,英美俄三國對日本的支持,準確的說是慫恿。英國人的目標是利用日本來牽制俄國在遠東的發展,穩固其在長江中下游的利益。美國人,則希望中國全面的開放,俄國人就別提了,就是要日本擺出一副大打特打的架勢,他們好從中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