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鐘上來一刀雖然砍翻了一名新軍士兵,但是年輕的對手在無法躲避的同時,目光中透着一股堅毅,奮力的長開雙臂,抱住王鐘的一條腿。
這只是新軍之中一個年輕的士兵,名字叫許六斤,因爲他生下來的時候重六斤,所以爹就給他起了這麼一個名字。
能進新軍對許六斤而言,是一種幸福。每個月兩塊半大洋,足夠一件六口吃飽了,趕上打仗發雙餉,許六斤已經全部託後勤部的人匯回家去了,就算是陣亡了,家裏可以有一個兄弟接替自己當兵,還可以在工廠裏給家裏安排一個工作。
所謂“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古話,在許六斤的家鄉早成爲了過去,肩負了一家人生計的許六斤,每次回到假期回家,享受的到的只有榮譽和羨慕的目光。
當刺刀刺空,對手的大刀快的無法躲避的時候,許六斤下意識作出的反應,就是丟開步槍,腦袋一閃躲開脖子上的一刀,用背部硬生生的抗着對手的一刀穿透,然後用最後一點意識,緊緊的抱住了對手的一條腿。
王鍾確實勇悍,不愧湘軍中的猛將,但是他永遠都沒有想明白,爲啥及時的改砍爲往下刺的這一刀,明明已經穿透了對手,爲啥那雙年輕的手臂,依舊緊緊的抱住了自己的一條腿,一直到兩把刺刀穿透王鐘的身體,沒有了力氣的王鍾仰面倒地時,最後一顆看見的是身邊一張面帶滿足的微笑的臉,那張臉是如此的年輕,眼睛閉上前的目光是如此從容。帶着沒有弄明白原因的遺憾,王鍾閉上了眼睛,用生命捍衛了湘軍的榮譽。
“減租減息讓咱莊稼人都能喫飽肚子,娃他捎帶回來的錢,還能餘點錢給給娃講媳婦。娃說了,……,沈大總統的新軍,是爲了老百姓過好日子才拉起來的隊伍,就衝這一點,死了也值!”也許戰後帶着許六斤弟弟到軍隊當兵上的雙親,操着地方口音說的這番話,能解釋一下王鐘的遺憾。
王鐘的死,帶來的拂面效應是巨大的,就是舊式軍隊的戰鬥力,很大的程度上是由領軍人物的個人魅力左右的。羣龍無首的湘軍,在宋志高及時的第二梯隊的殺到後,鬥志一落千丈。
兩組機槍火力,及時的掃射,更是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摧毀了湘軍最後的有點鬥志。
兵敗如山倒!千餘湘軍,亂哄哄的一路往福州方向退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