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殺!”收到總參和軍統局聯名發來的電報,沈從雲看完之後就說了這麼一個字,隨即拿起筆來在電文上批覆。
“輿論一定要跟上,不要因爲這件事情,影響到目前國內工商業迅猛發展的良好勢頭。”
減租減息帶來的最大連鎖反應是什麼?這個問題很多歷史書上都有講到。當地主從土地上難以獲得想得到的收益,手頭又有閒錢時,自然會將目光轉移到別的行業。中國自古重農輕商,商人在國家中的地位非常的低。沈從雲當政後,下大力氣扶持工商業,提高商人的社會地位方面出臺了諸多政策。歷史上在中國的晚清,商人地位也確實有所抬頭,但總體而言還是老樣子,民間對商人還是抱着一種歧視態度的。
國家的重視,在短短的幾年內迅速扭轉了這種態勢,沒有甲午賠款和庚子賠款的中國,在民間的閒錢還是有相當大的潛力的,當這股潛力在新政府的政策引導下,湧入工商業這個領域後,帶來了工商業快速發展的格局。這種格局最大的好處,就是工商稅收的猛增。
自古無商不富,大力發展工商業,扭轉中國自古以來財政收入主要靠土地的局面,這是沈從雲建國之初的既定國策。
20世紀初新中國工商業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世界爲之側目。這一點是沈從雲最爲驕傲的所在,所以在回覆的電文中,沈從雲一再強調要保護工商業蓬勃發展的勢頭,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誠然,中國工商業在20世紀之初的發展,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就是西方工業品的傾銷。在這一點上,就目前而言,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英國傳統的勢力範圍,尤爲嚴重。慶幸的是中國有四萬萬人口這個足夠大的市場,還有朝鮮和越南這兩塊殖民地的存在,當前的中國正出於一種非常的微妙的國際地位,而打破這種微妙的地位,徹底擺脫局部殖民狀態的現狀,中俄戰爭就是沈從雲邁出的第一步。20年來沈從雲帶領着自己的班底,苦心經營至今,如今在沈從雲看來已經到了收穫的季節了。
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中葉,整個世界格局沈從雲比任何人都具有前瞻性,就本質上而言,這是一個人喫人的時代。英國靠什麼成爲日不落帝國的?不就是靠着廣大的殖民地麼?
“中俄戰爭的本質,實際上是沈從雲領導下的中國,在巧妙的利用西方列強之間的矛盾中,悄悄的向西方列強亮出了一次獠牙。”這段文字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某位西方政治家在退休後寫的自傳中,如是評價沈從雲發動的中俄戰爭,這些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