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從雲唯一遺憾的是,家裏事情太多,沒能親臨旅順戰場。穿越前的歷史上,日本曾經拍過一部電影《203高地》,整的還挺煽情的。當時的日軍沒有裝備馬克沁,最初的時候連大炮也少的可憐,彈藥補給也很夠嗆。在這樣的條件下,乃木希典也只能傻乎乎的下令士兵拼死了衝。旅順要塞俄國經營了多年的,周邊的制高點上,水泥修築的永固性火力點衆多,周邊的炮臺羣林立,單單是攻打任何一點,就算打下來了也會遭到周邊炮臺炮火的光顧,上去多少人估計就得搭進去多少人。
甲午戰爭的時候乃木希典打旅順不過損失了200來人,日俄戰爭的時候在旅順搭進去1萬7的直接戰死,這兩個數據在沈從雲看來,實在是傻的可憐。其實沈從雲還是想差了,日俄戰爭時的日本,雖然得到了清朝的甲午賠款,可這個國家實在是太窮了,當時已經出現了手雷、馬克沁,日本硬是沒錢裝備。搞的士兵要拿着炸藥點火去炸俄軍的火力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日本正是憑藉着日俄戰爭具有中國東北和朝鮮的利益後,國際上成爲了一個強國不說,經濟實力也因爲朝鮮和東北的得手,爲日後的起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反觀歷史上的中國,滿清被推翻,民國成立了,結果是幾十年的軍閥混戰,使得日本更加放膽攫取在華的利益,最終野心膨脹到極點,發動了侵華戰爭,落了個碰的頭破血流的結局。
沈從雲一開始就不打算蠻幹,所以28公分的榴彈炮一開始就出場,專打俄軍的永固性火力點。這種從德國購買的要塞炮,每發炮彈重量就是三百公斤,裝彈的時候都得要器械來裝。
從武器到戰術,沈從雲之前就做了充分的準備,雖然不能親臨現場,也覺得這一仗打起來不會太困難了,小日本6萬5千人打了半年,沈從雲覺得自己兩個軍的部隊,打個兩個月也差不多了吧。
不管之前做了多少準備,一切都只能等到開打才能揭曉。
張光明完全是按照沈從雲留下的建議去做的,在東線的制高點望台山和東雞冠山下,也是採取的土木作業,沙袋壘壕溝的辦法縮短攻擊距離。現在一切都準備下了,大炮也整整轟了一個星期,張光明也覺得是時候了。
6月16日,晨。
昨夜一場大雨非常的討厭,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地面上溼漉漉的,有些泥濘。士兵們靜靜的坐在壕溝內,耐心的等待着。
儘管土木推進到距離俄軍一線陣地不過五十米的地方,可是看看俄軍佈下的防線,一道一道的鐵絲網橫亙在前進的道路上,再看看那些混凝土修建的永固工事,張光明還是產生了一種不妙的感覺。對付鐵絲網這種新生事務,鐵鉗是少不了的,這些總後都已經預備下了,沈從雲可不希望士兵們像小日本那樣,傻乎乎的用繩子綁住木樁往下拖。鐵絲網嘛,穿越之前的電影裏見的多了,用鐵鉗對付他好了。
總攻的時間定在早晨7點,站在指揮所外的高地上,舉着望遠鏡仔細的查看着整個旅順,張光明心裏說不出的感慨。這本是中國的領土,老北洋也經營多年的要塞,居然被清政府一手出賣了,現在還要中國的士兵付出生命的代價來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