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德之間的軍事交流,在提高中國軍隊的戰鬥力的同時,德軍也同樣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沈從雲甚至還想過,是不是在戰爭的初期提醒一下德國人,別犯歷史上那樣的錯誤,給了法國人一個喘息的機會。這個想法很快被沈從雲給否定了,因爲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歐洲列強不打個兩敗俱傷,中國如何在世界舞臺上領一時風騷?
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沈從雲在穿越之前的《新全球史》上,曾看見過一個有趣的說法。1917年春,俄國在一戰中經濟崩潰,導致了俄國革命的爆發,最終羅曼諾夫王朝覆滅,這一時期俄國曾一度並存兩個政府。一個是沙皇下野後的臨時政府,一個則是蘇維埃政府。新的臨時政府,試圖延續與協約國之間的盟約,將一戰進行到底。就在這個微妙的歷史時刻,德國最高指揮部用一輛密封的火車,將列寧和其他革命者送回了俄國,目的是希望這些激進的反戰分子給臨時政府搗亂,最終使得俄國退出一戰。
從事後的結果來看,這一招果然奏效,在列寧的領導下,布爾什維克黨佔領了東宮,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成功。最終衍生出一個龐大的蘇聯。
從這件事情上,沈從雲想到的是,能不能在其中扮演一點催化劑的作用,加入能讓俄國的革命提前個一年半載的,然後從中漁利,這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想到這裏,沈從雲的嘴角不由掛起了微笑,因爲這個時候,遠在的瑞士的某位姓趙的老特務,現在不知道找到要找的目標沒有。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沈從雲希望能在1917年的春天,一次性解決問題,被拖到1918年。這樣的話,德國人從列寧手上得到的利益,就會轉嫁到中國的身上,遠東很自然的就會落到口袋中。同時,中國軍隊也可以友好的從俄國接道,不管是打德國,還是幫德國,一切都會顯得那麼的美妙。
沈從雲不是德國皇帝,在這個俄國革命的問題上,要不就不插手,要不就狠狠的插一槓子,德國那樣放羊式的插手力度,很大程度是受當時國力衰退的影響。而沈從雲則完全沒有這樣的顧慮,戰爭的初期先發一筆橫財,然後等沙皇俄國打的傾家蕩產的時候,偉大的列寧同志要錢給錢,要槍給槍,要軍隊咱幫着訓練。
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妙,關鍵點是趙星龍這個傢伙,能找到流放在瑞士,現在有點孤苦伶仃的列寧同志麼?找到之後,能說服他接受中國的條件麼?
這兩點關鍵還是第一點,從歷史上列寧同志大手筆的讓出了俄國三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給德國,第二點就不會是什麼大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沈從雲總是要從俄國借道往西去的,順便動員個一百來萬軍隊,幫助列寧同志打擊一下敵對勢力,更是順手牽羊獅子大開口的好機會。
沈從雲有點陶醉在心目中描繪的美好遠景中了,假如只有一戰而沒有二戰,那還有小鬍子什麼事情?這個世界怎麼着也輪不到失去了大量土地和人口的蘇聯指手畫腳的吧?
還有一點,如果不是太貪心,這個計劃實現後,從俄國手裏敲回來的好處,也很能讓人滿足了。總的來說,這叫手握現金不慌張,悠哉悠哉的做一個騎牆派,時機到了再伸手,把好處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