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承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3>1</h3>
<b>龍朔三年(公元663年),許敬宗生病,辭去中書令,但他仍是太子少師同東西臺三品,仍舊掌握宰相的大權,也兼任兼修國史。事實上,這時候著述國史的工作已經交由他人接管。</b>
<b>舉行封禪大典時,許敬宗和李一起榮膺封禪史。回到京城以後,他走路都變得非常困難,那時的他已經是75歲的老人。他和長他兩歲的李,分別獲准每天早朝時,可以騎小馬進入宮門。沒有獲此恩寵的人,不論他的年紀有多大,不分春夏秋冬,不分晴雨,進入宮門後都要走相當長的一段距離。</b>
<b>沒過多久,因年老體衰,許敬宗就辭去一切官職,月俸則依照舊時的官職支給。</b>
<b>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武后的另一條臂膀許敬宗也死了。享年81歲。許敬宗居然能混到壽終正寢,他在權力系統中混日子的功力也算一流了。要知道很多人,就算是天天燒高香,也混不到他這一步。高宗皇帝爲他致哀,特別廢朝三日,並命令文武百官至許敬宗家裏行哭禮,追贈許敬宗爲開府儀同三司兼揚州大都督,遺體特准陪葬昭陵。</b>
<b>許敬宗死了,最心疼的人是武后。自己的人一個接一個離開了這個世界,這讓她覺得無所適從。既然人死不能復生,那就給他光輝的一生、戰鬥的一生、高人一等的一生這樣的蓋棺定論吧!</b>
<b>活着的時候有官銜,死了的時候好歹也要混個諡號。諡號,不是隨便給的,搞不好就會自找羞辱。</b>
<b>“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就是說諡號是很講究的,是一個人一生的蓋棺定論,是一種懲罰性的定論。</b>
<b>在高宗還是太子的時候,許敬宗就是東宮舊人,跟在李治後面混日子。後來許敬宗作爲武后的忠實盟友,與李義府雙雙力挺她爲後。</b>
<b>許敬宗在太宗時期,幾起幾落,而在高宗朝可以說是一路順,尤其是成爲堅定的挺武派。當時宰相班子成員裏能和許敬宗相提並論的,只有李。但李後期還是很低調的,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不利於團結的事不做。除了帶兵上戰場,拔掉了東邊的“釘子戶”高句麗,回到長安城基本上就是攏着袖子曬太陽,泡功夫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