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承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黑壓壓的人羣聚集在宮外上表請願之時,李旦只能長長地嘆氣,悠悠地踱步。
自己的帝王生涯到此就要告一段落了,李旦不知道自己是該白日放歌,還是該長夜痛哭?好像這一切和自己有關,又和自己無關。
<h3>2</h3>
載初元年(公元690年),睿宗李旦連續兩次謙讓,都被武則天斷然拒絕。直到第三次,武則天才勉強接受了李旦的禪讓。
當李旦用一種沉重而緩慢的語氣宣讀退位詔書時,文武百官並沒有聽出一個落拓帝王內心的悲憤與沉痛。相反,宣詔時的李旦彷彿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和愉悅。
既然朝堂內外早已是鳳凰朱雀滿天飛,那麼他這個掛名皇帝也是做不長久的。和他那些死去的、貶離京城的宗室兄弟們相比,他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幸運。對李旦來說,他所求的,不過是體面地活下去。
武則天從鳳榻上緩緩站起來,以一種故作雍容優雅的姿態接過了李旦雙手捧過的詔書。
那一刻,武則天的內心並沒有想象中的狂喜與雀躍,畢竟面對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武則天甚至表現出一副極不情願的神情,她說:“這一切非我所願,奈何萬民請願,皇上下詔,帝國已經走到了天意之擇的十字路口,倘若自己再堅辭必受天譴。謹此服從聖諭,爲天下萬民拜受天命。”
母子交接權柄的那一瞬間,現場的每個人彷彿聽見了一種神祕的重物落地時所產生的宏大聲響,囂塵飛揚。在李旦和官員們心中繃緊的那根弦在這一刻也驟然鬆弛,讓人有一種虛脫後的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