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承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韋安石恭手道:“國家法度墮落於此,怎不令天下人恥笑!?臣請對諸張一案速作處理,並把黨附“二張”的宗楚客一併治罪。”
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衆目睽睽之下,武則天也不好任意妄爲,決定採取丟卒保車的舉措,將張同休貶爲岐山丞,張昌儀貶爲博望丞;佞相宗楚客左遷爲原州都督,充靈武道行軍大總管。要知道他在這一年剛受命爲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成爲宰相之一。
武則天不願與宰相們發生直接衝突,可是一時半會兒又找不到爲張易之開脫的理由,只好將韋安石外派到揚州去做長史。
八月七日,武則天又以契丹入寇爲由,任命唐休璟爲幽營都督、安東都護,將其打發到東北。唐休璟臨行前,特向太子李顯辭行,並提醒太子道:“‘二張’恃寵生嬌,屢失爲臣之禮,必將生亂。殿下宜留心防備。”
中宗復辟後,稱此言對他影響極深,一直深藏心中牢記不忘,神龍宮變前曾經一度想要召回唐休璟問計。至此,我們終於看到了此案背後李唐皇族淡淡的影子,儘管只是通過間接的反映。
擁李派大臣準備了數月之久,張昌宗貪贓案與張易之罪案几乎同時發動。由此可見圖謀之深遠。然而如此聲勢浩大的舉動,僅僅半個多月就有了結果。張氏兄弟仍然逍遙法外,僅僅兩個親戚被貶外放而已,而擁李派卻損失了兩名宰相,可謂得不償失。
雖然武則天以調韋安石、唐休璟的方式,免除了對“二張”的審判,但是並不意味着“二張”問題的結束。人們已看出武則天的尷尬處境:既要保護“二張”,又要敷衍輿論。她已經是捉襟見肘,左支右絀,露出窘態了。
當朝臣們正在積極整頓“二張”之時,武氏一族也在暗中默默地關注着事態的演變。此時武氏的領頭人是武三思。武三思的住處與太子李顯相鄰,他常去拜訪李顯。武三思自認爲,自己已經與太子建立起了相當友好的關係。
武三思知道,朝中形勢已經有所變化,武皇已是風前殘燭,隨時有熄滅的可能。一旦女皇不在,寄生於她的“二張”兄弟,也將會隨時結束他們的命運之途。在這種情況下,武三思沒有組織武氏一族的人蔘與驅逐張氏兄弟,可也沒有向張易之、張昌宗伸出援手。武三思的政治野心雖然還在,但已經由原先想要奪取天子大位轉爲強化外戚的勢力,進而達到操縱皇權的目的。
長安四年(704)八月,突厥將領叱列文崇反叛。